欢迎来到发电小说

手机版

发电小说 > > 问鼎十国 > 第155章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55章

    “今日与孟知兄一番交谈,方始明白先圣荀子之言。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君上无道,我辈自然不能坐视百姓陷于水火之中。现今庐州脱难,但和州百姓依然陷于暴政之下。某自当修书于我侄儿吴翰,让他迎接王师。”
    文化人就是文化人,投降都要找一个好的理由借口。
    方惠真早年与吴翰父亲吴审礼有同窗之谊,情同手足,后来吴审礼过江时,不慎落水而亡。
    方惠真感念当年情谊,将吴翰接至庐州抚养。
    吴翰自幼好武,不喜读书,方惠真便为他寻了枪棒师傅,抚养其成材。
    两人名为叔侄,其实恩犹父子。
    现今官居和州防御使,负责和州军务。
    张良钰兴奋大笑,道:“孟明先生,满饮此杯!”
    他已将宝压在了罗幼度身上,现在立此大功,好处不会少。
    方惠真眼中有一丝无奈,也有一丝庆幸,道:“满饮此杯!”
    张良钰今日的推心置腹,明显是受了罗幼度的安排,强行将自己架上贼船。
    若不从之,全家遭殃。
    到了这一步,也只能上船一路到底了。
    何况在他心底也觉得大周远比南唐更有前途。
    只是一时无法真正决定站在哪一边。
    半推半就。
    第二十九章 再次内卷
    寿州军营。
    郭荣一脸古怪地看着装着八万斛的淮盐的运输船从眼前驶入淮河,准备沿着淮河中游入汴水,直达国都开封。
    “朕一直以为若非即位天子,定是一位出色的商人。现在却觉得,经商一道,朕不如幼度。”
    若罗幼度听到这话,八成会感慨,此生无憾。
    要知道在他的世界里,郭荣可是中国的五路财神之一。
    王溥亦感叹道:“利用博征苛政,收购淮盐,尽收民心!罗都指挥使奇思妙想,非常人所能及。”
    郭荣道:“在其他州府也用此法可行?”
    王溥沉吟片刻道:“可以小试,不可推行。罗都指挥使为人廉洁,八万斛淮盐他以朝廷名义收购,事先禀明陛下。将利益所得,分配清楚。所获利润,六成归朝廷,从事购盐的商人世家得三成,庐州府衙得一成。”
    “换作他人,六成归朝廷不变,其他四成如何分就不确定了。只是迫害商人倒还好,就怕他们不是如都指挥使那般从百姓手中买盐,而是强征,那便是另一番景象了。”
    郭荣扶额苦笑,不再多言。
    尽管他多次强调军纪,相比以前那种所过之处鸡毛遍地,确实好了许多,但依旧存在不少欺民劫掠的事情。
    这打天下离不开这些兵,郭荣即便心有不满,也只能适当地杀鸡儆猴,不敢真将的他们一一惩处。
    淮南富庶,此番对淮南用兵,取江南财富是第一要务。
    大周需要淮南的财富增强国力,用来对付契丹这样的强敌。
    他需要的是淮南归心,而不是陷入一个时时复叛的泥潭中去。
    八万斛淮盐出了淮水便由汴水抵达开封。
    王朴第一时间派户部官员接手了这批淮盐,然后由朝廷直接调拨四成份额的周元通宝,同样由运输船运到了庐州。
    大周的盐贸易与其他朝代一般,皆是国家负责售卖的。
    就算罗幼度收购的渠道不同,最后也得交给朝廷贩卖。
    毫无疑问,真正获利的大头,就是大周。
    周元通宝抵达庐州之后,罗幼度大张旗鼓地干起了分钱的事情,弄得人尽皆知。
    这钱未到手,商贩们还心存疑虑,担心罗幼度不讲诚信,两头通吃。
    但在分到周元通宝以后,眼中登时泛起了神光。
    淮南最不缺的就是盐,最不值钱的也是盐。
    这种送上门发财的生意,哪有不珍惜的道理。
    于是乎,商人们更加积极地向四方收购淮盐。
    不过他们也很快发现淮盐的收购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顺利。
    商人有商人的门路,平民百姓同样有小民的智慧。
    当地的商人都在想你庐州商人凭什么跨境赚我们州的钱?
    平民百姓也在想,既然淮盐能赚钱,为什么要卖得那么低?
    然而他们缺少庐州商人具备的关键……罗幼度的王师。
    各种商贩只能在心底暗自念叨:大周王师,为何还不来收复失地?
    ……
    扬子口。
    齐王李景达、监军使陈觉率领两万前部,先一步抵达淮南。
    李景达说道:“陈监军,不如我们先去扬州休整,待边军使率部到达,两军会师之后,再行商讨如何进兵?”
    李景达虽是亲王元帅,但真正的指挥权却在陈觉手中。
    李景达性子刚毅,却又无可奈何。
    现在南唐正是生死存亡之际,李景达只能对着陈觉低声下气,以避免主帅与监军不和,导致战败。
    陈觉却道:“大王言之有理,我军确实需要休整,可没必要跑去扬州。离我们最近之敌是滁州的赵匡胤,他手中只有万余兵马,难不成还敢过六合,来这扬子口与我们决战?”
    “我军现在士气低迷,若再做出怯敌之举,如何克敌制胜?我看不如在瓜步山休整,等边军使会师,大王以为如何?”
    他虽在征求意见,但那语气可不是跟李景达商议的样子。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