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发电小说

手机版

发电小说 > > 你越强大,世界越公平 > 空虚,生命难以承受之轻

底色 字色 字号

空虚,生命难以承受之轻

    ※空虚,生命难以承受之轻
    空虚是心灵的一张网,任凭你怎样挣扎,依然牢牢地把你捆绑。空虚又像一幕浓雾,久郁不散,四处弥漫。空虚没有味道,没有颜色,就像空气一样,永远存在,深深一吸就充溢整个胸腔。空虚是生命难以承受之轻,只有驱遣空虚,我们才能更真实地面对自己,面对生活。
    空虚是一种无奈,是没有依靠,找不到人生的支撑点,是一种漂浮不定的状态。空虚的前提是闲,倘若生活充实、目标明确,则不太容易空虚。孔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这实在是有仇无敌的难受。一身的力气,不知道该干什么,真是难熬。周国平说:“无聊生于目的与过程的分离,乃是一种对过程疏远和隔膜的心情。”但这种无聊是短暂的,更多的时候,我们是既无目标,又无过程,是一种十足的百事无心、茫无出路,是被充分的时间困惑着的,是拥有巨大时间财富而无兑换物的痛苦。
    人生若无寄托,则必陷入空虚。袁宏道在写给李子髯的信中说:“人情必有所寄,然后能乐;故有以弈为寄,有以色为寄,有以技为寄,有以文为寄。古之达人,高人一层,只是他情有所寄,不肯浮泛虚度光景。每见无寄之人,终日忙忙,如有所失,无事而忧,对景不乐,即自家亦不知是何缘故,这便是一座活地狱,更说什么铁床铜柱刀山剑树也!”
    我们可以忍得了寂寞,却往往受不了空虚。寂寞较之于空虚,常常显示出诗的品质,所以寂寞时可以读诗,而空虚时只可读读小说。汉魏乐府、唐诗宋词,其所呈现的审美意趣,绝不是空虚者所能把玩的;而宋元话本、唐代传奇,则可开解无聊,化释空虚。
    罗素说:“人的空虚之感只是在人的天然的需要容易满足的情况下产生的。人这个动物,正如别的动物一样,适宜做各种各样的生存斗争。一旦人依凭了大量的财富,毫不费力地满足了他所有的欲望,快乐的要素就会随着他的努力一起向他告别……缺少你所向往的某种东西,是人生快乐不可缺少的一个条件。”
    总而言之,生活就是这样,空虚生寂寞,寂寞生无聊,无聊生是非,它们合伙将人生窒息。
    生活中经常会听到一些人长吁短叹:虽然工作、学习都很紧张,但依然感到生活空虚无聊,内心十分寂寞。当社会价值多元化导致人们无所适从时,就容易产生这种空虚感。
    为了排除愁绪,摆脱寂寞,有人借酒,也有人用烟,还有人寻找刺激,但这些都是愚蠢的方法,并不能填补心中的空虚。精神空虚是一种社会病,它的存在极为普遍,当失去精神支柱或社会价值多元化导致某些人无所适从时或者个人价值被抹杀时,就极易出现这种病态心理。我们要做的只有让自己的内心充实。为此我们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调整我们当前的目标
    空虚心态往往是在两种情况下出现的,一是胸无大志,二是目标不切实际,使自己因难以实现目标而失去动力。因此,摆脱空虚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生活目标,从而调动自己的潜力,充实生活内容。
    第二,找朋友聊天或寻求社会帮助
    当一个人失意或徘徊时,特别需要有人给予力量和支持,予以同情和理解。和朋友适当地聊天、沟通,及时发现空虚的原因,化解空虚和寂寞。
    第三,博览群书
    读书是填补空虚的良方,读书能使人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使人从寂寞与空虚中解脱出来。读书越多,知识越丰富,生活也就越充实。
    第四,忘我地工作
    劳动是摆脱空虚的极好措施。当一个人集中精神、全身心投入工作时,就会忘却空虚带来的痛苦与烦恼,并从工作中看到自身的社会价值,使人生充满希望。
    第五,目标转移
    当某一种目标受到阻碍难以实现时,不妨进行目标转移,比如从学习或工作以外培养自己的业余爱好(绘画、书法、打球等),使心情平静下来。当一个人有了新的乐趣之后,就会产生新的追求;有了新的追求,就会逐渐完成生活内容的调整,并从空虚状态中解脱出来,迎接丰富多彩的新生活。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