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发电小说

手机版

发电小说 > > 空间之农女的锦绣庄园 > 空间之农女的锦绣庄园 第234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空间之农女的锦绣庄园 第234节

    莫说颜君煜心有所属,就算没有喜欢的人,他也绝不愿意娶长安郡主这么个女霸王。于是武安公提起这事时,他想也不想就拒绝了,大声吼了一句“娶母猪也不会娶母老虎”后,被武安公动用武力狠狠地修理了一顿。
    含羞带怯的长安郡主还在宫里等好消息呢,结果却等到了这么一句话。她怒火攻心,果断的取了马鞭,带着侍卫风风火火的闯入武安公府,要求颜君煜站在城门上给她道歉,并且答应这桩亲事。
    颜君煜那里肯,哪怕挨了长安郡主好几鞭子,也没有松口,“娶母猪也不会娶老虎”这句话喊的愈发响亮,整个武安公府都传遍了。
    长安郡主又气又恼,见抽一次不成,决定多抽几次,总之一定要让嘴贱的颜君煜自打嘴巴,亲口同意娶她。于是,长安郡主就天天到访武安公府,即便颜君煜躲了出去,他的好爷爷武安公也会笑眯眯的把他的行踪透露给未来的孙媳妇。
    颜君煜在京中的秘密据点,全被找着了,在长安君主跑到烟雨楼“捉奸”,将烟雨楼搅和的鸡犬不灵后,终于忍无可忍,果断的离家出走,跑到柳杨村躲清静。
    所以,这一次,他才会连贴身伺候的观鱼也没带,就怕长安郡主知道了,让他连这唯一避身的地方也没有了。
    知道了事情的始末,莫颜幸灾乐祸的大笑起来,眼角抑制不住的流出了两滴生理泪水:“果然是一物降一物么,那家伙也有今天啊!”
    可是笑过之后,她又想到了为情所困的大妮儿。就算不是长安郡主,也会是其他的郡主,这桩亲事,这桩亲事除了颜君煜自己不乐意,他身边的人都是支持的吧,不管他与长安郡主的亲事能不能成,能不能成,大妮儿姐的这场爱恋,注定不会开花结果。
    察觉到莫颜情绪低落,萧睿渊却误会了,声音透着浓浓的醋意:“你舍不得?”
    “啊?”莫颜不明所以,舍不得什么?
    萧睿渊见状,郁闷的又问了一句:“你舍不得那小子离开?”
    “怎么会!”莫颜瞪着眼睛,不明白这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那家伙事多,我巴不得他早点走,不然我还会让你想办法把他弄走?”
    萧睿渊听罢,知道自己误会了,心情瞬间就变好了,又问道:“姓崔的小子你打算什么时候赶走?”
    “他呀,我没打算赶他走,家里有个人劈柴担水也挺好的!”莫颜对日渐勤快的崔平安非常满意,家里的重活几乎全部能做。
    当然,前提是她有用温和不伤身的药帮他调理身体,不然劈一小堆柴,都能把他累到虚脱。最近活动的多,这家伙饭量也渐涨,身子骨比先前健壮多了,不再像刚来家里时,一推就倒的样子。
    萧睿渊又郁闷了,冷着脸找借口赶人:“他到底是崔家的人,若是崔家知道了,到底不大好,家里若是缺人,我找两个能干的过来。”
    莫颜想了想,觉得有道理。只是崔平安的身子亏空的厉害,体内堆积的药毒还没有全部清除,配合灵泉水至少还得十来天,于是说道:“他的身子还没有彻底调理好,再等几日吧。”
    知道她不是半途而废的性子,萧睿渊勉强同意了:“那就过几天再让他走,不过还是知会崔家一声好,福云公主的人前天探到了这里,被我截住了。”
    莫颜一听,心有余悸的说道:“福云公主这么厉害?幸好被你发现了,不然让她找到这里,我还真没办法阻止她的人带走崔平安。”
    萧睿渊安抚道:“别担心,我把她的人引去了别处,不会再来这里。不过,未免麻烦,等崔平安回去,叮嘱他不要暂居在这里的事说出去。”
    “嗯,我会的!”莫颜不怕福云公主,但也不想招惹这个麻烦,能瞒住自然最好。
    当天夜里,在萧睿渊的警告下,颜君煜不得不收拾东西离开莫家。
    这厮当时空手而来,连换洗的衣裳也没带,如今却是大包小包的往马背上扔,全是搜罗的莫家的东西。除了肉干,葡萄酒等,还有两个三十斤重的大西瓜。
    莫颜看着,都替那压弯了背的马儿心疼。
    颜君煜一走,最高兴地莫过于受过被他摧残的崔平安了,原以为没了讨厌的人,接下来的日子会十分美好,结果第三天,崔家的人突然登门了。
    ------题外话------
    推荐好友【清晓璃】文文【鬼手神偷之邪王戏妃】
    苏沐安,国公府庶女,自出生便被放逐乡下自生自灭,受尽苦难,一生坚持却仍只活到十五岁。
    再次睁眼,却成了她,鬼手苏沐安。
    替妹出嫁,就为这,被漠视的苏沐安被接回京城,从此,一抹翩影扰乱了整座江山。
    轩辕彻,大周国王爷,人称邪王。无心无情,却在初见时不明所以的放了她一马,从此,她上了他的心,成了他的命。
    ☆、第319章 好感
    崔平安在莫家的消息,被颜君煜泄露给了崔家。
    这厮一回到家,被武安公狠狠地训了一顿不说,长安郡主挥着长马鞭连夜出宫,又把他狠狠地抽了一顿。
    颜君煜武艺高强,并非打不过长安郡主,奈何武安公从旁镇着,还有几个大内侍卫在一旁协助,他只有被动的防御额份儿,被抽太正常不过了。
    颜君煜日子不好过,却拿祖父和长安郡主毫无办法,抑郁之下,得知崔平安依旧好端端地待在莫家,心里不平衡之下,就把崔平安在莫家一事,告知了崔大老爷。
    崔家收到崔平安的平安信后,也一直没有放弃过寻找崔平安。崔大老爷同样心忧侄儿的安危,却没想到侄儿就在皇城脚下,当即就把这事告诉给了崔老夫人。
    崔老夫人自然欣喜若狂,原本还想着找到孙子后,如果孙子过的好,就让孙子在外面玩一段日子再接回来,结果快过去一个月了也没有找到人,若不是每隔五天就能收到一封信,她几乎以为孙子出什么事了。
    等了这么久,她对孙子的思念早就压倒了先前的想法,得知有了孙子具体的下落,当即让长子将孙子接回来。
    可是听说收留孙子的莫家,就是出了个郡君的那个莫家后,崔老夫人的心情变得十分微妙,似感激,似遗憾,最终化为一声长长地叹息。
    作为传承数百年的大世家,崔家很注重规矩。莫家好心收留了崔平安,又是有身份的人家,自然不能随便派个管事过去,说几声谢就把人接回来。
    只是崔家的主子虽然不少,但是能适合到莫家接人的人却是没有几个。崔大老爷要上朝,没有时间去;崔二老爷外放,就更不可能了;崔三老爷,也就是崔平安的生父,自崔平安的母亲死后,沉溺于声色,形同废人,就更不可能去了。
    崔家倒是有几个庶子,然而有个包藏祸心的福云公主,崔老夫人并不放心把这事交给他们,最终,这件事就落在了崔晴柔的身上。
    崔晴柔和离回到崔家后,出于一些顾忌,鲜少在外面走动,不过这一回,她很愿意去柳杨村接侄子回家。
    接人之前,崔家母女俩特意打听了莫家的人事和喜好,诚意十足的准备了谢礼。尽管这些谢礼加起来,就装了一口箱子,价值却比直接送一箱金子大多了。
    此时,莫家的正厅气氛有些尴尬。尴尬的源头,不是别人,正是刚刚在莫家厨房后面举着斧子劈柴,被催晴柔看了个正着的崔平安。
    为方便干活,崔平安的长衫换成了庄户人家常穿的短打,在厨房后面劈了将近一个月的柴火,免不了被阳光晒到,裸露在外的皮肤变黑了不说,布满老茧的手更是没法儿看,哪里还是原来养尊处优的世家公子。
    看这崔晴柔眼里显而易见的心疼,虽然莫颜不觉得让崔平安干活有什么不对,但是这一幕被人家的亲人看到,多少有些尴尬。要是崔家误会她虐待崔平安,一个不爽找她家的麻烦,那就真的麻烦了。
    看出莫颜的不自在,崔晴柔缓缓起身,面露感激的说道:“多谢郡君收留,若非郡君心善,平安如今还不知道在哪里,请受妾身一拜。”说完,朝着莫颜深深地福了一礼。
    “夫人快快请起!”莫颜回过神来,连忙起身去扶:“我虽收留了崔公子,崔公子已经做工偿还,互不相欠罢了,夫人不必如此。”
    崔晴柔闻言,神情愈发柔和:“平安的性子妾身很清楚,怕是没少给郡君惹麻烦,郡君收留他是事实,换作旁人,可不一定如郡君这般待平安好。”
    她自问阅人无数,如何分辨出眼前的小姑娘所言是真话还是场面话!
    一开始看到平安完全变成一副村夫的模样,她的心里的确有些不舒服,可是平安在看到她的那一刻,脸上露出在南方庄子上才有的笑容时,她就知道这个侄儿在莫家过的很开心,心里突然对莫家充满了感激。
    平安跟莫家没有任何关系,莫家肯收留他,就是一份天大的恩情,并没有必须要对平安好,平安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也是应该的。她看的出,侄儿在莫家没有受委屈,身子似乎也比之前硬朗了许多,光这一点,就足以让她对莫家感激不尽了。
    见崔晴柔是真不介意,莫颜总算没有那么尴尬,笑着说道:“崔公子生性纯善,就算没有遇到我,也会遇到其他的好心人,也很勤快,并未给我家带来麻烦。”
    虽然一开始有些中二,但是本性确实不错,又听的进话,相处了近一个月,家里没有一个人讨厌他。
    原本不乐意姑姑这么说自己的崔平安,一听莫颜居然表扬了他,顿时受宠若惊,一脸得意的瞅着他的姑姑。
    崔晴柔看着侄儿孩子气的模样,笑的颇为无奈,心里却对莫颜愈发的感激。
    知道这对姑侄许久未见,会有很多话要说,莫颜客气的说了几句,就借口有事,将空间留给了他们。
    莫颜一走,崔平安就迫不及待的问道“姑姑,你是怎么找到这里的?”他倒是没有怀疑莫颜偷偷告诉崔家,因为莫颜若是让他走,会直接开口说,不用这么麻烦。
    崔晴柔慈爱的摸着侄儿的头,如实相告:“是颜小公爷告诉你大伯父,我们才知道的。”
    崔平安一听,气的攥紧了拳头:“就知道这家伙没好心,之前就老是欺负侄儿,都走了还要把侄儿卖掉,实在是可恶!”
    崔晴柔一听,紧张的问道:“颜小公爷欺负你了?到底是这么回事?”
    颜君煜在京中的名声并不怎么好,虽然不是欺男霸女那等响亮的恶名,但是也没有好到哪里去,京中的纨绔没有不被他收拾,然而在世人眼中,他就是最大的纨绔,不怪崔晴柔担心颜君煜会对侄儿不利。
    “没,没有,那家伙在这里住过几天,就喜欢拿话挤兑侄儿,侄儿还想在这里多住一段日子,没想到他就把侄儿的下落告诉给你们了。”崔平安到底要脸面,没好意思把颜君煜欺压他的种种行径说出来。
    见侄儿的神情不似作伪,崔晴柔放下心来,随即戳了戳侄儿的额头嗔怪道:“你一声不吭的离家出走,你祖母和大伯父担心坏了,就没有睡过一个好觉,你倒好,在这里乐不思蜀,一点也不挂念他们,真是个没良心的。”
    崔平安神色一变,立即担心起来:“姑姑,祖母、祖母没事吧?”他记得离家出走那天,祖母气坏了。
    崔晴柔不舍得吓唬侄儿,柔声安慰道:“你祖母没事,只是你祖母到底上了年纪,你若再不回去,就不一定了。”
    崔平安原本还想对姑姑撒撒娇,再留在莫家几天,现在听姑姑这么说,当即打消了这个念头:“嗯嗯,侄儿跟姑姑回去,以后一定不让祖母、姑姑还有大伯父为小七担心了。”
    崔晴柔一脸欣慰:“小七果真长大了!”
    “姑姑……”崔小七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心里对莫颜充满了感激。以前他太混了,从来没有站在祖母他们的角度想过,这一次回去,他一定要好好跟祖母道歉。
    崔晴柔本想奉上谢礼后,就带崔平安回崔家,结果这家伙说做事要有始有终,坚持要把一天的活儿干完才肯走。
    姑侄俩拧了一会儿,崔晴柔最终败下阵来,任崔平安去了。
    崔平安每天在做的活计,只有两样:劈柴和担水浇菜地。这两样都需要力气,若是以前的崔平安,通常劈一刻的柴,就得歇上半刻,担水也只有两个半桶。现在嘛,身体好了许多,力气也变大了,连续劈伤上半个时辰不成问题,每次担水也能担满满两大桶。
    崔晴柔看的心疼又欣慰,她本来就觉得侄儿的精神变好了,看起来也强壮了,直到亲眼看到他不怎么费力的干活,就愈发肯定他的身体的确变好了。
    得知莫颜一直帮侄儿调理身体才会如此,崔晴柔感激万分,再次向莫颜道谢。
    莫颜心虚的受了她的道谢,暗暗提醒一定要把崔平安的身子调理好,不然这番感谢她受之有愧啊!
    凭她现在的医术,没有任何实践经验,不依靠灵泉水的话,她根本没有把握调理好崔平安的身体。这次她完全把崔平安当成了小白鼠,给他用的药虽是精心配置的,可是之前没有人用过,谁也不知道究竟有没有用,会不会给身体来带新的负担。
    若非仗着灵泉水,给莫颜一万个胆子,她也不敢拿别人的健康开玩笑。好在,她调配的药材还算靠谱,在没有用灵泉水的前提下,崔平安的身子一日好过一日,也没有出现不良反应,这说明莫颜自个儿琢磨出来的药方很适用。
    崔平安的身体还没有完全好全,莫颜根据他目前身体的实际情况,增减了一些药材后,给他重新配了十副,让他拿回去继续服用。等这些药材用完了,让他去杜氏医馆找杜老大夫看看,如果没有问题,以后就不用再服药了。
    对此,崔晴柔又是一番道谢,心里再次感叹这么好的姑娘,却没能成为她的侄儿媳妇。
    中午吃饭时,莫颜做了一桌好菜招待崔晴柔。
    崔晴柔第一次没能控制住自己的食量,有些撑住了。看着大快朵颐,连吃四碗饭的侄儿,她突然有些明白侄儿为什么舍不得走了。
    吃过饭,崔平安休息了半个时辰,又继续劈柴。等柴火劈完了,又挑着水桶到小清河里担水给莫家后院的菜园子浇水。
    莫家有水井,以前浇菜直接在水井里打水,只是为了锻炼崔平安的身体,莫颜故意让他走远一些,到小清河里取水。
    崔平安来回跑了二十趟,直到夕阳西下,园子里的瓜果蔬菜才全部浇好了。
    洗了澡,洗去了满身的汗泥,崔平安换上来到莫家时穿的那身衣裳,奇迹般的发现他的袖子变短了,尽管只是短了那么一点点。
    “姑姑,快看,我长高了,我又长高了。”崔平安连扣子也忘了扣,欣喜若狂的冲出浴房,大声的与姑姑分享着这个好消息。
    要知道自十七岁过后,他的身量就没有长过,比起同龄人就显得矮了不少,现在居然再次生长,就算不能高过同龄人,怕也矮不到哪里去,这让一直为身量自卑的崔平安高兴坏了。
    “嗯嗯,小七长高了,用不了多久,就能超过姑姑了。”
    崔晴柔完全也没有想到来一趟莫家,竟然会有这样一个惊喜,看着欢天喜地的侄儿,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只能把对莫家的那份感激暗暗记在了心里。
    谢绝了莫颜留饭的好意,崔晴柔催促着恋恋不舍的崔平安离开。只是三人刚走到门口,就见一辆马车渐渐停了下来,一道温润的声音钻入了他们的耳朵:“臻儿,你慢些,等车停稳了再下,小心摔倒了。”
    崔晴柔正觉得声音有些耳熟,似乎在哪里听到过,就见莫颜脚步轻快的迎了上去,笑着说道:“爹,你们今儿个怎回来的这么早?”
    这时,崔平安提醒道:“姑姑,是莫叔叔回来了,咱们跟莫叔叔打声招呼再走吧!”
    崔晴柔回过神来,看着崔平安一脸欣慰的说道:“是这个理,小七果真长大了。”若是以前,这个侄儿哪里能想到这个。
    崔平安脸上一红,不是为姑姑的表扬,而是为以前的不懂事感到羞愧。
    此时,臻儿已经就从马车上跳了下来,正要往家里跑,就见门口站着两个人,一个认识,一个不认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