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发电小说

手机版

发电小说 > > 千岁千岁千千岁 > 第67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67节

    慕良跪着,“万岁爷息怒,保不齐是有人想陷害王阁老,这西朝里里外外那么多官员,王阁老又在内阁了几十年,没准哪个是和他有过节的。”
    “有过节?”说起这件事小皇帝更恼了,他一扬袖子指着外头,“有个狗屁的过节!整个西朝谁不是他王阁老的人?连福建的河道衙门都能听他家人调遣,他有什么过节!”
    是了,满朝都知道的事情,皇帝又怎么会不知道。
    福建河道衙门的事情,兰沁酥和东厂一早就报到了皇上耳边。
    他气得不轻,衣服也不穿,披头散发,就着一身亵衣走来走去,“好,朕倒要看看他是怎么说的,是谁又陷害他这个忠良了?反正已经治死了一个陈宝国,大不了就把朕也关去牢里,天佑祥瑞罢了!”
    这话一出众人一声也不敢再吭,齐齐地贴着地,只希望不被迁怒。
    外面传来一声——“王阁老觐见。”
    皇帝冷笑一声,“来得倒是快。”接着低喝,“让他在外面等,慕良,伺候朕穿衣。”
    “是。”
    等整理好了衣袍,皇帝立即去见了王瑞,他一进厅就看见王瑞跪在地上,七十多的老人了,跪不住太久,不得已用手撑着地板。
    “臣叩请圣安。”他颤巍巍地磕头,却惹来了皇帝的一声嘲讽,“你看看朕像是安的样子吗?”
    王瑞稍稍抬头,一双眼里热泪盈眶,和皇帝对视一眼后,又磕了下去。
    “千错万错,皆错于臣之一身,惊扰了圣上,臣实在死难谢罪。城外的反民已经悉数了。恳请陛下革去臣职,准臣回去闭门思过。”
    慕良站在一旁看着,他不得不承认王瑞的随机应变能力极强。
    在接到消息的第一时间他便派人镇压住了闹事的反民,接着很快做好了入宫的准备,皇帝派去找他的人还没出宫门,他就已经到了。
    到了之后先跪下,三月初的夜,他只穿了两件薄薄的衣服,连官袍都没有披,冷到了骨头打颤也没有动一下。等皇帝出来后先露出悲恸哭泣的模样,接着请罪。
    这样一个古稀之年的老人声泪俱下地跪着,常人都会心软,更何况他背后还牵着无数西朝的命脉,稍有城府的帝王都不会让他辞官的。
    但是面前的这位是明宣帝,二十五岁厌烦朝政的小皇帝,不是从前的先皇。
    “好,王阁老能有这样的自觉,朕就准了你。”皇帝双手负后,笑了一声,“明日起你就不必来了,慕良!”
    “奴才在。”
    “你现在就拟旨,把内阁的班子提一提,万清封首辅,殷姮封次辅,再把杨士冼补进来。让王阁老回家安安心心地思过去。”
    他说完冷哼一声转身就走。
    王瑞愣了一下,显然没想到是这个结果。
    慕良负责替皇帝善后,他上前扶起了老人,叹了口气,“万岁爷正在气头上,您老何苦来得那么早呢。”
    “慕公公……”他张了张嘴,似是想为自己辩解一下,却又明白再怎么巧言也无济于事。
    半晌,老人颤抖着冰冷的手,仰天一叹,“是我福薄,伺候不了皇上了,以后皇上身边,还请您多费心。”
    他说着撩起袍子要往下跪,脸上满是泪痕,“皇上年纪轻,慕公公,您一定要多顾着他啊,我、王瑞给您跪下了!”
    “诶阁老!”慕良赶忙拉他起来,“这如何使得,分内的事情,您这样我怎么受得起,快起来。”
    他一边拉着王瑞起来,一边对旁边的宫女吩咐道,“取件大氅来,给王阁老披上。”
    “您不必太过忧心。”慕良将大氅给王瑞穿上,“万岁爷也就是这会儿在气头上,过两日消了气,回过神来就知道是错怪您了,本就是子虚乌有的事。您就当休两日的假,正好回去歇歇,年底年初的,也忙坏您了。”
    王瑞流着泪,一句话没有说。
    他一步步朝宫外走去,弯腰驼背,满是萧瑟的落寞。
    慕良望着他远去的背影眯了眯眼,他知道王瑞还能卷土重来,不会那么容易被击垮,四五十年的经营不至于立刻倾颓。
    可是他呢……
    权宦这条路比起权臣更加艰难,永远是昙花一现,永远不可能万古长青。
    他不过是尽量多争一些日子罢了。
    等王党的羽翼被削减,万党也争得头破血流之时,太后和群臣要处理的,只怕就是他了。
    慕良垂了垂眼睑,接着转身,毫不犹豫地踏回雕梁画栋的宫殿内。
    等替娘娘铺平了路,他的灯也就该熄了。
    ……
    王瑞是走回府的,殷姮在他门口候了许久,一见到他立马迎了上去。
    “老师!”
    她惊愕地睁大了眼睛,“您怎么没坐轿子,皇上说了什么?”
    王瑞又往前迟钝地走了两步,过了会儿才发现了殷姮,扭过了头,对她咧嘴笑了笑,“没事,皇上恩准我告老了。”
    “什、什么?”
    “哦对了,”王瑞拍了拍殷姮的手,“皇上已经下旨,明日起你就是内阁次辅,我西朝还从未有过这么年轻的次辅,殷姮啊,你是前无古人,万不可辜负圣心啊。”
    他说完,不顾殷姮的愣怔,一个人扶着门墙迈进了府中。
    “回去吧,啊,回去吧。”他入了门,见殷姮还是愣愣地望着自己,于是挥了挥手,“我没事啊,你回去吧,明日还要上值,早点歇息吧。”
    殷姮站了半晌,许久才弯腰抱拳,哽咽着道,“是,那学生……就先回去了,您老也早些休息。”
    她转身离去,抬起袖子拭泪,王瑞站在门口看着,闭上了眼睛,许久才转身前行。他伛偻着脊背,幽幽地叹了口气。
    腹背受敌啊。
    殷姮回到了自己家中,她眼中的泪水早已在路上风干,揽月迎出来,“主子回来了?宫里怎么说?”
    “阁老日后就在家中颐养了,万清升了首辅。”殷姮步履匆匆,直入寝屋,从枕头套子里抽出一张条子来。
    那上面写着几个小字,隐约能看见“反民于初五……天佑祥瑞……万望警惕、提前应对”几个字,以及落款的日期,是二月二十八。
    今天是三月初五,这是六天前的密报。
    她眼眸中划过深思,接着握着那张条子走到了烛火前,将那张条子烧了干净。
    女子唇角忽地勾起一抹笑意,鹤蚌相争,她这个渔夫也不能只是干看着。
    王瑞暂且下去了,万清即将做大,万党一派对她来说实在是麻烦,她得想办法去掉些万党的羽翼,尤其是能左右皇上心思的人,绝不能久留。
    兰沁酥……慕良……
    前者就是个贪荣享贵的蠢货,沁禾不在,万清事忙,她自己就能把自己烧起来。
    难的还是慕良,得想个法子把他从皇上身边支开才行。
    殷姮捏着下巴踱步沉思,司礼监掌印不大可能离开宫里,慕良也没什么大的错处能让她捏,无法立即扳倒。
    等等,宫里?
    女子抬眸,顺天府有皇宫,应天府也有皇宫!
    应天府……南直隶江苏。
    她旋即坐下,摊开了纸,提笔落字,很快就写完了什么东西。
    ……
    江苏·常州
    兰沁禾到任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和北京比起来,江苏多了水墨气息。二月底,满城湿润的冰雪气,是同北京不一样的风景。
    她先去省里报道,拜见了江苏巡抚兼布政使的凌翕。
    “老师!”
    分离了十年,兰沁禾乍见凌翕忍不住鼻尖一酸,掀了袍子往下跪去。
    “来了?”凌翕见了她也颇有感慨,她扶着兰沁禾起来,上下打量,红着眼睛点头,“这一路可好?”
    “好,一切都好。”
    “你母亲和家里呢?”
    兰沁禾眨去了眼中的泪光,直直点头,“都好,老师呢?”
    “我能有什么不好的。”凌翕笑着,她脸上着了浅浅的妆容,依旧不失二十年前的美人气度,尽管从前的凌翕是不上妆的。
    两人坐下了说话。
    “你也算是守的云开见月明了,”她拉着兰沁禾的手,眼神说不出是欢喜还是担忧,“这次你来常州,背后牵着什么你也该明白,纵使能出来做官了,可日子未必如从前痛快。”
    “学生明白。”兰沁禾颔首,“尽力而为罢了。”
    从国子监司业到常州知府,虽然看似只升了一级,可做的事大大不同,惹上的干系也极为复杂,寻常的官员有朝中的大员举荐,背后就只扯着政党的关系,而兰沁禾却是太后举荐的人,于是除了万党、她背后还牵了层太后。
    凌翕实在是担心她这位空有抱负却无经历的学生,“常州不比别处,你凡事都得谨慎踏实,实在有过不去的坎就来找我,我能帮上的一定帮。”
    她不仅是兰沁禾的老师,也是她的凌姨,是看着兰沁禾长大,把她当做半个女儿的。
    这也许是人人都会说的客套话,可兰沁禾知道凌翕并不是随口敷衍。
    从当初兰国骑远征,兰家负债累累开始,她就尽全力护着。
    说是兰家的救命恩人也不为过。
    “老师,江苏的情形真有那么糟糕么?”她问道。
    凌翕听了,叹息一声,“我在江苏也待了十年了,到现在说起来是个抚台,可也得向地方的乡绅们低头。常州的情形更加艰难,你不要同他们硬碰硬,量力而行就是,万阁老也会体谅你的难处的。”
    “是,学生记住了。”
    兰沁禾这会儿还没有体会到凌翕口中的艰难是什么,直到她真的到了任上,才明白为什么凌翕会那样叮嘱她。
    强龙难压地头蛇,这里是和京城完全不同的光景,没人在乎她是郡主还是宰辅的女儿。在这里,她仅仅是一个外来的年轻人罢了。
    二月初,兰沁禾到常州任职了半个月时就迎来了她同当地大族的第一次对峙。
    ……
    江苏·常州
    “主子,有李家的人求见。”
    已经任知府的兰沁禾从公署回来,听见了银耳的禀报。
    “李家?”她稍一思索,就明白了来人是谁——王家的亲家之一,常州有名的地主李氏,家中还有人在刑部担任堂官。
    她摘下了头上的乌纱递给银耳,兀自朝厅里走去,就见一穿着布衣的中年男子坐在厅上喝茶,见自己过来才站了起来,鞠了一躬,“兰大人。”
    这是在京城不曾有的光景,从来没有哪个府的管家敢在兰沁禾来之前坐在她正厅喝茶,见她也不下跪,单是鞠躬而已。
    </div>
    </div>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