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发电小说

手机版

发电小说 > > 庶人 > 第101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01节

    文人越老。越发的自珍身份,越发要尊重,越发要衣冠体面。
    顾仲濂可是大齐一代大齐文人的精神领袖,陈鸿渐认识他这么多年,从未见过他如今如此荒唐的袒胸之态。
    “顾老……你这……”
    顾仲濂抖开一把扇子。
    其上竹影清秀,画的是阮籍归隐图。
    “陈老,你我讲究了一辈子,年轻的时候,多少还慕他个魏晋风流,后来,被头上的冠带压得一个比一个死气,你还在位松快不得,我离开帝京这个泥潭久了,不想在在乎什么家学风骨。”
    说着,他摇动折扇,带着墨香的凉风拂过陈鸿渐眼睛。
    “这天太逼人,太热了。”
    这话有着明显的言外之意。不用说陈鸿渐了,就连顾有悔都听出来了。
    “顾老……您也觉得,是天逼人反吗?”
    顾仲濂没有说话。
    院中亮起一盏绸纱灯,青娘撑着伞,引着一个素衣女人穿过雨水宏大的庭院,慢慢地走到廊下。
    青娘收起伞,推门让道一旁。
    屋里顾有悔护着灯盏出来。“父亲和陈大人候着殿下。”
    纪姜越过顾有悔的身子,朝屋中望去。顾仲濂半仰着头,正迎向她的目光。他只穿了一件月白色缎子的中衣,半露出胸前皮肉。一把宽扇挡于腹间。
    “殿下请坐。”
    “不用,纪姜只有几句话,说完便去。”
    顾仲濂坐直身来,“我知道殿下要说什么。”
    他一面说,一面抖擞身上的衣衫。“陈老,你将才那句话说的是什么来着。”
    “哪一句?”
    陈鸿渐愣了一神,继而又立即想起来。
    “哦,你说……天逼人反这一句吗?”
    顾仲濂看向纪姜
    她单薄得像一朵白色得绢花,笼在顾有悔烘护的灯火之中。
    “殿下不用再顾及我等的立场。太平盛世杀忠良,血污染进万民眼中,一样是催亡之像。”
    陈鸿渐也起身道:“殿下,顾老的话对。其实在我们阁臣看来,梁有善一日不除,朝廷就一日不得安稳。老臣与邓舜宜等人早就劝过宋大人,弹劾梁有善,然而,宋大人投鼠忌器,恐伤万岁的性命,始终不肯松口。”
    顾有悔在旁道:“陈大人,宋简不止投鼠忌器,他还有战乱的顾虑。如今西北和青州兵力虽然足以抗衡全国的兵力,但是地方上的军队却不甚心齐,自从三王兵败之后,他们从前在河西九郡的旧部分编进了刘家,韩家,吴家几军之中。如今这些人也是看着少帝昏聩,各怀心思,一旦那小皇帝出了事情,就必然起战事,到时候,恐怕天下会乱。”
    顾仲濂道:“这不是你能想到的,你去看过宋简了”
    顾有悔笑了一声:“我去看他做什么,是听邓舜宜说,他腿上旧疾在牢中犯得厉害,我替林师兄给他送了两回药。”
    顾仲濂续道“既如此,他的话你怎么看。”
    顾有悔抱剑如怀。转身向顾仲濂道。
    “父亲,从前您问我这个问题,我或许会道他是个蠢人。我没有入过朝堂,江湖上的是非恩怨,比你们行的道理要简单很多。恶人该杀,好人该护,我们这些手中执剑的人,只要守住心中的‘正义’,就一定不会行错路。但是,如今,我承认,大齐朝堂比我所见的人世之事都要复杂,我佩服宋简单的胸怀和眼界。佩服他在其中如履薄冰,不愧江山百姓。他德以配位,是当仁不让忠良辅臣。不过,佩服归佩服,我眼前只有一亩三分地。”
    说着,他望向纪姜:“我只信你的话。宋简要为你守江山天下,是他对你深情。但倘若你觉得,江山天下不该负他呕出的心血,我顾有悔就陪你,去替他宋简翻天。”
    当着顾仲濂的面,或许连顾有悔自己都不曾想到,他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若是换作以前,这种大逆不道的话但凡出口,他就会被父亲逼去跪祠堂了。这一回顾仲濂却没有开口说什么。他只闭上眼睛,端起冷透的茶水饮过一口。青娘在这父子的背后湿了眼眶。
    这两个她一生挚爱的男人。一个修德如水,名誉权力皆收囊中。
    一个修性如火,坦坦荡荡,连在求而不得的情爱之事上,都比她这个做母亲畅快从容。
    “纪姜,你的是非的就是我的是非,只要你觉得该,我就认你的道理。”
    少年人的坦荡之言,让陈鸿渐亦不觉有些动容。他抹了一把额头渗出的汗水,对纪姜道:
    “殿下,我们是大齐的老臣,历经两代皇帝,的确不忍见大齐覆灭,但老臣明白,腐木终不得成巨舟。老臣虽不能反,但老臣也不知道何以劝宋家不反。堂堂忠良世代,清明文华之家,从宋老起,他们断送得人命太多了。实在太多了……”
    纪姜一面听着陈鸿渐的话,一面望向顾仲濂。
    顾仲濂没有出声,却迎向她的目光,静静地点了点头。
    顾有悔道:“如今只有一件事难。青州的军队是从前晋王的亲军,后来晋王死后,余龄弱将这只军队交给了宋简,这几年,一直都是楼鼎显在统领。这个人是拼刀枪的榆木脑袋,宋简回帝京后,给他写过手令,命他在青州按兵不动,不论帝京出什么风波,都不可擅离青州。如今,要调他的兵力,还是得说服宋简。”
    说完,他走到纪姜身边:“你昨日去见了他,他究竟怎么说。”
    纪姜仰起头来,想起昨日宋简说的那些话,她不觉喉咙一阵一阵的痒痛。
    “他说,他此生不悔为大齐之臣……”
    一句话,令陈鸿渐不由落泪。
    为人臣子,做到这个分上,他也好,顾仲濂也好,似乎都不及不上了。胸口一阵钝痛,他不得已扶着案边沿颤巍巍地坐下来。捂心痛道“宋家的……这一门的硬骨头啊……”
    顾有悔偏头抿了抿唇:“果然是个浑蛋,狠起来,连你的命都可以不顾,固执起来,也可以把自己的命捧出去。连你都劝不动他。他是铁了心吧,那楼鼎显那边可怎么办。”
    四人一阵沉默。
    良久,纪姜冷然开口道:“他的手令是吗?我来写。”
    “什么?”
    顾有悔惊诧,顾仲濂却笑叹了一声。他难得地说出了一句戏文中的唱词。
    “果真是一场冤孽。”
    顾有悔看向自己的父亲,又凝向纪姜,猛然记起来,当年将宋家满门推到刀下那一封谋逆的书信,正式出自纪姜之手啊。
    于是,顾仲濂那句话的滋味,像是从血肉骨头的缝隙里渗出来的一般。
    真是一场冤孽啊。
    第112章 表达
    时间一下子晃过去了七年。
    除了握笔运墨时的感觉尚算熟悉之外, 当年心肺尽碎的那种痛感, 已被这些年沉浮与波折冲淡了。
    公主府,雨旁灯下。
    纪姜亲手研开徽墨, 顾有悔用青石镇纸压平笺纸,又将半开的窗严丝合上。周遭物影沉寂下来,连灯火也一丝不抖。
    顾有悔靠着门抱剑而立。随手从案上拿起一盏冷茶抿了两口。
    “写吧, 写好了我替你们送上青州。”
    七娘在灯旁哄着两个孩子, 雨夜好眠,孩子们睡得很实,平静的呼吸声温柔的浮散与人耳。七娘口中哼着一首纪姜不曾听过民间曲, 沛儿在梦中听了竟然笑出了声,翻了个身,肉乎乎的小腿搭到了纪姜孩子的肚子上。
    孩子惊醒过来,眼睛滴溜溜地看向七娘。
    “哟, 这会让闹醒来了。我抱着去里面哄吧。”
    七娘这样说着,正要起身,谁知孩子却没有哭。他吮着手指望了纪姜一眼。蜷缩起身子来, 像一只柔软的蚕儿一般往靠墙的一方挪去了。而后翻了个身朝里。肚面儿贴着的墙,闭眼又睡了过去。
    七娘摇头道:“果真是殿下孩子, 还这么小,便知道让了。”
    纪姜很是动容。
    莫说草木知情了。冥冥之中就连这幼稚的孩子似乎都有感知。不肯为宋意然的孩子哭闹, 叫她这个做母亲的为难。血脉传承有其神秘之处,他的确是宋简和自己儿子,怀恕宽仁, ,知礼懂事,然而,却如同那个宽坐于牢中的人一样,越是谦卑忍让,越是让人心疼。
    “可这样睡是会凉着肠胃的。”
    七娘弯下腰来,正要去抱他,顾有悔却先一步把孩子抱了起来。
    他怀中的剑硌着了孩子,孩子却仍然没有哭,只是趴在他肩头不安地扭了扭身子。
    顾有悔将剑倚于门前,有些笨拙地搂好孩子。七娘道:”你又动什么,你哪里照顾得来孩子。还是给我抱吧。”
    顾有悔没有撒手。
    孩子抠捏着他肩头衣料,睁着一双眼睛直直地望着顾有悔。
    顾有悔轻声道:“小子,你记住啊,不要一味的学你的爹和娘。他们舍身取义的时候,都是眼不眨一下的狠心人。你啊,你得握得住剑,才能护好他们。”
    七娘忙上前将孩子抱回怀中。
    “你也是,这么小的孩子,你拿江湖上的话教他作什么,咱们小少爷以后是要读四书五经,和宋大人一样,成大儒文人,立万世之名的。”
    顾有悔听七娘说完,却笑了一声。
    “立万世之名,不如寻一世畅快。”
    说着,他一把扯下剑上的穗子,摊手呈到孩子的面前。“小子,以后要是有谁敢欺负你,你就带着这个来琅山找我。”
    孩子并不能全然听懂他的话。但那青线混着银丝的剑穗子却着实的好看,孩子冲着顾有悔露出一个明朗的笑容,在七娘怀中伸出手去,从顾有悔掌中抓捏了过去。又生怕七娘不允准一般,偷偷往背后藏去。
    顾有悔回过身去,却见纪姜一手握着笔,一手扼着袖,正静静地凝他。
    他下意识地挠了挠头:“是不是教错了。”
    纪姜垂下眼睛。灯火映得她脸庞微微发红:“没有,我在想你刚才那句‘立万世之名,不如寻一世畅快。’说得真好,比我在皇寺中听过的所有公案开示,都要好。”
    她的话令顾有悔的眼睛陡然亮起来。
    “真的吗,你真的觉得这句话好。”
    “对,只是我与宋简,此生都无幸活成那般模样。”
    说着,她望向在七娘怀中,抓玩着剑穗的孩子。存粹的乐趣给了他明朗真诚的脸庞。她不由地眼中浮出温暖笑意来。
    “我们不能够,但愿他能够。”
    “他一定能够。”
    纪姜点了点头,沉默须臾,却挑抓出了他将才话中一处地方。
    “你……决定以后要回琅山吗?”
    顾有悔垂头“嗯”了一声。
    “这回宋简若能安然,梁有善若能伏诛,纪姜,琅山交给我的任务,就算完成了。不过,琅山是维护大齐皇室的江湖阴面,即便我不时时刻刻在你身边,你依然是我要维护的人。不止你,还有你爱的人,和你的后人。不论我身在何处,都会倾力为你们而战。”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