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发电小说

手机版

发电小说 > > 锦医归 > 第154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54节

    可谁知,还未动手,外面管家又急匆匆地跑了进来。
    上气不接下气,一脸惶恐地冲楚辞和陆小郡王道,“姑娘,姑爷……外面来了一辆马车,几个公公,说是……说是宫里的人!来宣旨的!”
    宫里的人……
    掂量着这四个字。
    楚辞不得不放下手中的筷子,敛容后,起身朝外走去。
    陆小郡王不放心,坠在后面,随楚辞一起朝外走去。
    到了外面,几个公公已经进了大厅,她一眼望去,就认了出来,这几位都是任太后宫里伺候的人。
    “老奴见过世子妃,世子妃万福金安!”几个公公看见楚辞露面,也迎了上来,恭恭敬敬地见礼。
    楚辞叫起后,看着他们手中的懿旨,淡淡问道,“这位公公,不知太后有和旨意示下!”
    “是这样的,太后进来身子又有些不适,便想让世子妃进宫去帮忙拿拿脉……”
    楚辞一听任太后身子不适,她双目微垂,细细的算了下时间……可她埋下的病根分明还没有到发作的时间啊!
    难道,是梁医正行针过程中出了什么岔子,让病根暴露的时间提前了?
    这般想着,她心中一凛,也不再耽搁,直接看向为首的公公道,“既然是太后身子不适,那我现在就留随你进宫一趟!”
    “世子妃请!”公公指向外面马车,客客气气的说道。
    楚辞嗯了一声,同时伸手接过折锦递过来的药箱……
    第104章 找回家人
    字数:6008
    陆小郡王不放心楚辞一个人进宫,想陪她一起,却被楚辞毫不犹豫地给拒绝了,最后也只带了折夏一个人。
    马车离开楚宅后,便直接朝宫城的方向而去。
    进宫后,又换了软轿。
    等到慈宁宫外,已经是一个半时辰之后的事情了。
    “有劳世子妃在这里稍等片刻,奴才先进去通禀一声。”杨公公向楚辞行了一礼,恭恭敬敬的说道。
    楚辞侧身避过他的行礼,“那我就在这里等着。”
    杨公公点了点头,转身带人朝里走去。
    这一走就是一盏茶的时间。
    楚辞离府匆忙,穿得并不厚实,就在她冻得都要支撑不住时,太后身边的菊蕊姑姑终于从里面迎了出来。
    向楚辞行过礼后,眉眼柔和地看向她,一面领她朝里走去,一面道,“让世子妃久等了,慈宁宫这几日来往的人有些多,还望世子妃勿怪。”
    慈宁宫这几日来往的人有些多……
    楚辞将这句话听在心里,又冲菊蕊姑姑笑笑,状似不经意地询问,“那不知都是些什么人呢?太后此次身体不适和那些人又有没有关系?”
    菊蕊姑姑:“回世子妃的话,来看太后的,左不过就是一些官眷,唯有一位姓苏的姑娘,竟和世子妃有六七分的相似,十分得太后的喜欢,现在还在宫里小住着呢。”
    楚辞听菊蕊姑姑说着,一下子就想明白过来,太后此次宣她进宫,应该还有别的目的。
    只是不知道,到底是苏家人斥巨资搭上了太后这条线,还是太后先注意到的苏家的。
    这般想着,两人已经进了寝殿。
    因为有菊蕊姑姑的话打底,楚辞在内殿见到苏蝶衣的时候,并没有很意外。
    她清淡的目光轻飘飘地从她身上掠过,然后直接向太后走去,迆迆然地行了一礼,“阿辞见过太后,太后吉祥!”
    任太后打量着楚辞清净无波的面容,低低地叫了声起,“你来了啊,哀家不知怎么回事,这几日的觉头总是有些多,太医院那起子庸医又实在不顶用,只能请阿辞你进宫来了!”
    她口中说的是请,但面上却高高在上得很,哪有一点客气的意思。
    楚辞压下心中嘲讽的情绪,径直朝她走去,在她面前站定后,轻声道,“那阿辞这就替太后把脉瞧瞧?”
    任太后伸出一截肤如凝雪的手腕。
    菊蕊姑姑忙盖了一张帕子上去。
    楚辞按在帕子上,把了片刻,心中有了底。
    她给任太后埋下的病根并没有到发作的时候。
    从脉象上来看,她的身子也并没有任何的问题。
    “怎么样?可是梁医正服侍的有什么不对?”太后见楚辞沉吟,挑起眉来问了一句。
    楚辞收回手,摇了摇头,“回太后的话,梁医正服侍的很好,太后最近几日之所以觉头多,应该是平日里累着了,所以晚上睡得会格外踏实些。”
    “听你这么说,哀家就放心了。”任太后说着,紧皱的眉头微微舒展开来。
    楚辞确定病根没有发作,淡淡地点了点头,适时提出告辞。
    可任太后原本就设好了全套等她往下跳,怎么会允她先行离开。
    一听她想走,立刻抬手握住她的手,道,“阿辞你好不容易进一次宫,急着走做什么,我这里有一个人还未来得及跟你介绍呢……说不得,还能通过她帮你找回你的家人!”
    说着,她抬起手来朝苏蝶衣招了招。
    苏蝶衣在宫里住了几日,对任太后的脾气说不上有八分了解也有三四分,见状立刻恭谨地上前,向太后行了一礼后,又转向楚辞,轻轻地叫了声“世子妃”。
    楚辞闻言,朝她看去。
    眼里是看陌生人的客气笑意,可心里却在想——小丫头莫非是受了高人指导,换套路了?一开口都不再巴巴地叫姐姐了……
    苏蝶衣从楚辞的脸上看不出什么意味,只好抿着嘴,讨巧的朝太后望去,含着融融的笑意,脆声道,“太后娘娘果然没有诓蝶儿,世子妃姐姐真的跟蝶儿有六七分相似呢!”
    “是啊!”任太后紧紧地握住了苏蝶衣的手,点头说着,顿顿,又看向楚辞,打趣道,“这光看你们两个的长相,就是说你们不是亲姐妹,只怕也没人信。”
    “娘娘说的是!”苏蝶衣越加放低身段,更显天真娇媚,“蝶儿也觉得,世子妃就是蝶儿的亲姐姐呢!”
    “哦?”任太后适时的挑眉,“莫非你还真有一个流落在外的姐姐?”
    苏蝶衣知道任太后这是给她递梯子,忙顺着道,“是啊,太后,奴婢上头的的确确是有一个姐姐的,不过因着道士批命的缘故,父亲为着她能平安长大,特意将她安排在了并州陵县的清风观里暂住……”
    “然后呢?”任太后轻声问着,可不等苏蝶衣回答,她又朝楚辞看去,“阿辞,哀家记得,你当时和璟儿成婚,递上来的户口、路引,戳的就是并州陵县清风镇的印章……”
    她这话,说出来虽然是不确定的语气,可听着楚辞耳中,却像警钟一般。她隐隐约约有种预感,今日的事只怕无法善了了。
    果然,接下来,苏蝶衣与任太后你一言我一语,又砸下几记她身份的重锤。
    最后更是提出,要看她背上的那颗胎痣。
    言下之意,若是真有胎痣,那她就是苏家的大女儿——苏奉香。
    若是没有,那便是巧合。
    “菊蕊,你陪世子妃去次间仔细瞧瞧吧,务必瞧准了,可别耽搁了世子妃认亲。”太后见楚辞面色变换,明显是不悦,心里不由牵出几分得意,看着菊蕊,慵懒地交代。
    菊蕊看向楚辞,恭敬又自然地道了声,“世子妃,请!”
    都到了现在这步田地,楚辞就算想隐瞒也没了法子。
    她深深地吸了口气,然后再菊蕊的等待中,又上前一步,直接冲着太后和苏蝶衣道,“不用劳烦菊蕊姑姑了,我的后背上的确有一点红色胎痣。”
    “这么说,阿辞你真的是蝶儿丫头的亲姐姐?”太后做出惊讶的表情。
    苏蝶衣终于确定了楚辞的吩咐,她再不顾别的,直接朝楚辞的怀里扑去,紧紧地抱住她的腰,道,“姐姐,姐姐!我终于帮爹爹找回你了……你就是我的亲姐姐,我的大姐!”
    “好了,姐姐能找回你们这些亲人,也很开心!”楚辞强行将苏蝶衣拉开,又忍着恶心,抬手帮她擦了擦脸上的泪痕,温温柔柔道,“乖,别哭了,不然在太后面前可就失了体统了。”
    苏蝶衣听楚辞这般说着,慢慢地止了哭泣。
    随后,又朝太后跪了下去,一脸感激道,“蝶儿些太后帮蝶儿找回姐姐,太后的恩情蝶儿此生没齿难忘!”
    说着,砰砰砰的又磕了三个响头。
    任太后见状,忙让人将她扶了起来。
    看了楚辞一眼后,又问起苏蝶衣父亲的官职来。
    苏蝶衣忙将家中的情况说了一遍。
    任太后听完后,脸上表情有片刻的凝重,她看着苏蝶衣,指节轻轻地敲击着手边的矮几,片刻后,沉声道,“南郡王的亲家,门第可不好太低……你说你父亲是辛酉年的进士,那说起来,他的书读的应该也是不错的,既然如此,那哀家就跟皇上说说,保举他进翰林院做个侍讲罢!”
    苏蝶衣一听,父亲这是升任京官了啊!
    忙红着眼睛,一脸感动的向任太后叩头。
    任太后看着苏蝶衣磕红的额头,唇角微动,脸上浮起一抹淡淡地笑意,一面让宫女将她扶了起来,一面作心疼状,道,“真是个实诚的孩子,快过来让哀家看看,这年轻娇嫩的小脸,可不敢磕坏了!”
    苏蝶衣闻言,忙向太后走去,两人又是一番亲昵。
    楚辞站在旁边看着,就像吞了一口苍蝇,恶心又反胃。
    偏偏云朝最重孝道,她又不能离开,只能在这里默默地等着。
    直到太后又下了一道旨意,让她回苏宅住上两年,好好地补偿补偿苏蝶衣和苏家人思亲之痛。
    她才微微蹙起眉来,不得不提醒她道,“太后是不是忘了,我已经嫁人了!”
    太后听她这般说,当即嗔怪的看了她一眼,道,“你嫁人这么大的事情,哀家怎么会忘记呢。可你不是并没有住在南郡王府吗?”
    楚辞:“……”好吧,这点的确是她埋下的祸根。
    任太后就是看中了她这点无法反驳,随后,当机立断地又道,“就这么说定了,你今天就和蝶儿一块回府去,好好看看你的祖母,父亲,母亲,再挑个好日子认祖归宗!”
    楚辞没有办法,只好答应下来。
    想着跟苏蝶衣回苏家住一段时间也好。
    刚好把原主和原主母亲的仇抱了。
    眼下,苏家人是想尽办法的要她回去认祖归宗。
    可俗话说得好,请神容易送神难,总有一天,她会让苏家人知道——他们请她回去简单,可要是想让她走,那就难了。
    任太后见楚辞对回苏家的事没有意见,便假托累了,让菊蕊和杨公公送苏蝶衣与楚辞出去。
    菊蕊只将楚辞送到了慈宁宫外。
    可杨公公却是奉了太后的命,要一直将楚辞和苏蝶衣送去苏家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