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发电小说

手机版

发电小说 > > 入关新美洲 > 第549章 见面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549章 见面

    朱钦照整理了一下衣衫,傲然立在岸边,海风飒飒,轻轻拂过他的面颊,几缕青丝漂浮,有一种不符合面貌的成熟。
    “来了。”
    突然有人低声说了一句。
    众人寻声看去,果然看到了一艘船只缓缓的驶来,人们伸长了脖子,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看到来人。
    “殿下,到了。”
    “嗯。”朱训枫也简单整理一下,此时,他的心扑通扑通的乱跳,有一种莫名的紧张感,他不知道等待自己的是什么,刚刚走出船舱,他感受到了一股亲切的感觉,那仿佛是血脉相通。
    【其实都是乱想的】
    朱训枫这次穿着十分郑重,红色的衣衫,腰带玉佩,青涩的面颊紧绷在一起,缓缓地下船。
    此时港口暂停,宽阔的平坦地面上,基本没有多少闲杂人等,都是前来迎接的大明官员。
    汉漠一众官员,朝廷派来的礼部官员,还有大明太子。
    从规格上面来看,这已经是极其高的规格。
    大家都穿着正规的服装,翘首以待。
    这应该也算得上是一个小历史场面。
    自商王和新大明分开之后,这是两方第一次正式重新见面。
    朱钦照和朱训枫目光交接,两人都在打量着对方,轻轻点点头,目光中流露着欣赏。
    双方必定拥有着相应的血脉,尤其是血缘关系还比较接近,所以从两人的面貌上来看,两人的面貌有些相近。
    所以,两人心中互生好感。
    这种场面,两人没有说什么客套话,下面的人简单交应了几句,而后就开始离开。
    在朱训枫到达大明之后。
    大明皇家学报破天荒地登载了这个消息,当然落在普通民众的眼中,它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但是对于一些有心人来说,这件事情很重要。
    要知道在此之前,任何有关商朝的消息,报纸都是封禁的,不允许出版有关消息。
    所以有人开始猜测,是否风向变了。
    随着门关上,朱训枫身子一下子摊了,他的背后出了一身汗,短短的几步路,感觉过了很长的时间,精神损耗很多。
    他松了松衣衫,咕噜咕噜喝了几口水,在脑海中回想今日的场景,发现没有什么差错后,才松了一口气。
    很快,门外传来声音。
    他慌乱的坐好,清声道:“进来。”
    原来是跟随他的使者,来看看他的情况。
    朱训枫精神舒缓一些。
    “什么事情?”
    大商使者抱拳道:“殿下,已经向大明方说了。”
    朱训枫猛地起来,说道:“他们什么反应?”
    “他们没有什么过激的反应,应该是向上面反应。”
    “嗯,希望是好的吧。”
    “从他们的反应来看,应该是个好结果。”
    ——————
    在另一旁,等大商使者走后。
    朱钦照思考片刻,说道:“把今天发生的消息传回宫中,告诉父皇和朝中的各位大臣,让他们做决定吧。”
    大商来的使者很快就吐露了意图,没有半点掩饰,把大商的打算一清二楚地说了出来。
    朱钦照也没有想到对方有如此的直接。
    他们没有准备,所以一时之间拿不定主意只好把消息传回朝中。
    总体来说,朱钦照对这次会面十分满意,不论是从哪方面来说,大商表现的都十分得体。
    而且今日他有机会和朱训枫接触了片刻,两人的性子很接近,聊的虽然不会深,但是,简单接触下来,也大概摸清了。
    ——————
    而与此同时,就在大明和大商会面的时候,另一个地方,大明的留学生到达了英格兰。
    历史拥有偶然性和必然性,但是偶然一定孕育着必然。
    英国最后能走向日不落帝国,和它的教育分不开。
    尤其是大学制度的成立,从12世纪开始的文艺复兴,到现在思想激烈的碰撞,在这其中孕育了无数的思想和文化。
    目前,英国的各个方面虽然并不特殊,但是已经有发展的底子。
    英国城市的一些重要手工行业——纺织、成衣、煤炭开采、冶铁、制革、造船业、金属加工、建筑业等在这个时期都迅速发展起来了,其中尤以毛纺织业的地位最为突出。
    毛纺织业之所以在英国得到发展,首先得益于优越的天时、地利环境。
    英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常年受北大西洋暖流和西风的影响,整个不列颠群岛气候非常稳定,四季温差不大,这种暖湿的气候正适合牧草生长,对发展养羊业非常有利。
    大不列颠岛的地理环境以平原和丘陵为主,这也是一个有利因素。
    在英国有成群的牲畜,就畜牧和耕种来说全国约有13的土地用作牧场,而不耕种。在英国有很多的马,有为数极多的猪,但特别触目的则是多得不可计数的羊群。
    虽然产生了羊吃人现象。
    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其中的优点。
    那就是促进了新的利益集团,整个社会产生变乱。
    农业、工商业经济的兴盛和人口的激增,带动了更为广泛的各种城镇的规
    模化物资交流,提高了国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从客观上为大学的产生提供了人口基础和物质经济基础。
    而这群留学生说实话能来到这里,其中和他们来自大明有着很大的区别,若是其他的欧洲人,很难来到这里。
    经济在发展的同时,英国的大学却在变得保守。
    西欧各国之间和宗教矛盾的积累,英国大学的地域性凸显,加剧了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英国本土化。
    15世纪到16世纪,英格兰大学采取了很多措施阻止学者的流动,当时牛津和剑桥的学生则主要来源于英伦三岛。
    另一个方面也能看出他们的保守性,在学校中,无论是校级还是院级,都强调传统的基督教会道德观念和社会公认的秩序意识,重规则,轻人文,不能容忍教师和学生的轻浮行为。
    是一个很复杂的状态。
    “好了,咱们到目的地了。”
    一位身穿宽松衣衫的高挑女人,站在一栋建筑前,面带温柔的微笑。
    唐文通仰头看了一眼。
    远处的建筑,很明显和大明没有区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