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发电小说

手机版

发电小说 > > 入关新美洲 > 第306章 苏禄,渤尼,顺塔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306章 苏禄,渤尼,顺塔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夷狄即使有领导者也不如没有诸夏领导者治理的好。
    人们常说,中华是文化认同,但我们要看到一个前提,在文化认同之前,大部分人口的血脉是相连的。
    没有血脉认同,文化认同就如犹如水之浮萍。
    两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这也是新大明当前困惑的一个问题。
    然而争论并没有多久。
    宫中传来了消息。
    继续加大船只建设,派人继续前去探索。
    相当于盖棺定论。
    陛下都如此说了,显然同意要移民,也就是说,陛下对当前情况也报有深深得警惕。
    皇宫内。
    朱训樘悠悠道:“文化认同可能会成功,当然相比较血脉认同基础上,加上文化认同,才更加保险。”
    毕竟,这不是一件可以反悔的游戏。
    朱训樘望着地图。
    那万里大洋,犹如天堑般阻挠了新大明和中原的联系。
    陈敬仁等人,杳无音信。
    说实话,朱训樘并不意外。
    航海途中会遇到各种想象不到的困难。
    可能是天灾,也可能是人祸。
    而且太明洋内,几乎没有岛屿,他们补给的机会也十分渺茫。
    随便来一场暴风雨可能就会葬身海底。
    更别说到达南洋之地。
    但即便有损失,也必须不断开拓。
    新大明承受得起这个代价。
    寇可往,我亦可往。
    麦哲伦全球航海已经结束,西班牙的势力已经深入了南洋,葡萄牙更是提早一步,早早的占据了马六甲。
    新大明不能落于人后。
    朱训樘站起身来,二五计划的数据显示,经过10年的发展和努力,新大明的人口数据开始回升。
    各地的殷人的得病率和死亡率大大降低。
    到了现在,新大明有了一些底子。
    粗步估计,包括关内关外,大明人口数量已至80多万人,当然这里面包括了一些抬籍人士,纯正的大明人有50万人左右。
    虽然数字有了可喜的变化。
    但是相对于庞大的殷人基数来说,还是略显单薄。
    朱训樘喃喃道:“人还是少啊,若全是明人,庞大的东洲早就成为了大明的囊中之物。”
    所以,计划生育还是基本国策。
    生的越多,补贴越多。
    单身男明人,到规定结婚日期未婚配者,要遭受巨大的惩罚,而后要接受国家的分配。
    国家发媳妇。
    ......
    南洋,苏禄国。
    海边一间破落的小木屋。
    “少爷。”
    一位穿着粗布的男子跑了进来,正是消失已久的乐无忧。
    小木屋中的男子,则是陆敬仁。
    陆敬仁变得沧桑了不少。
    他扭过头来,道:“怎么样?打探到了什么消息吗?”
    乐无忧说道:“渤泥国来了几个商人,他们说南边是有一个叫顺塔国的。”
    陆敬仁松了一口气,总算还存在,否则这一趟没有任何意义了。
    他们已经在这里待了一年之久。
    一年前他们就来到这里,不过快要到达的时候遭遇了海上风暴,一切玩完了。
    一行人,只活下来了二十三人。
    比麦哲伦一行人还要惨的很多。
    所幸最终到达了这里。
    只可惜受困于苏禄国,无法离开。
    苏禄国内并不平静,若没有特殊的路引,无法离开。
    一行人也是有些倒霉。
    所有的东西和船只全没了,只有一些人活了下来。
    前段时间苏禄国发生冲突,23人,也死了三个,一人未归。
    总之来说,很迷茫。
    陆敬仁沉着冷静:“既然已经知道顺塔国的存在,现在它是咱们最大的依靠。”
    此时的南洋,大明已经失去了控制了,葡萄牙占据马六甲,大明的旧港宣慰司已经早在1440结束。
    乐无忧迟疑道:“可是如何前往呢?”
    苏禄国正和北方的渤泥国发生一些摩擦冲突。
    陆敬仁叹息道:“听说有一波儿商人要前去柏林国,咱们可以假装xxx商人,和他们一同前去。”
    南洋已经变了颜色。
    陆敬仁等人只好被逼无奈,暂时换上了某种特色衣裳。
    三日后,贿赂了几个商队。
    趁机南下。
    办事儿的阿拉伯商人,穿着白色宽松的大衫,带着众人偷偷地前往。
    路上也算有惊无险,只不过又损失了两个人。
    到达渤泥国后。
    从新大明出发的几百多人,仅仅还有十七个人。
    渤泥国,随处可见着某种特色寺庙,这让陆敬仁的心情十分不好。
    来之前,陛下就千叮咛万嘱咐。
    已经告诉了他,这种宗教xxxxxxx
    而他看到的景象是,一些华人也纷纷改了教。
    大明旧港宣慰司没了之后,儒家文明更少了,印度而来的印度教文明甚至都超过了中原文明。
    陆敬仁的心十分沉重,华人数量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多。
    而且,大明前往东洲之后带走了大量的汉人,更加导致了南洋华人力量薄弱。
    父亲曾说的一些祖上故人,也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中,不见踪影。
    世事无常。
    四十多年不见,故土已成他人之物。
    那种感觉,十分不好受。
    西域千年一别,再见之时,已无千里佛国,只有xxxxx
    在一位华人老哥的帮助下。
    陆敬仁等人暂居在渤泥国。
    华人老哥乃是江浙移民,祖上曾经跟着郑和下西洋,留在了这里。
    陆敬仁略感欣慰,这个老哥还保持者中原传统,所以接触起来感到十分的亲切。
    他的妻子是一个土人。
    陆敬仁等人居住了几天,在他的帮助下,寻到了一个船只。
    渤泥国暂时还比较稳定,所以并没有对他们进行严加审讯。
    飘荡的船只上,陆敬仁紧锁眉头,通过这一年来的观察,他感觉到十分失望,南洋之地,华人稀少。
    更加上某教恐怖的冲击力下,许多地方都有huihui,他眺望着远方,你知道事情没有想象的那样。
    困难重重,十分棘手。
    现在他只期望着顺塔国能有一些好的消息。
    顺塔国位于爪哇岛,曾经也属于大明旧港宣慰司的地方。
    是如今印度尼西亚的岛屿。
    从渤泥国出发,顺风,一日可达。
    几个船夫轻车熟路。
    于天命十九年三月一日。
    众人踏上顺塔国的土地.....
    ps:可怕,写南洋怎么也避不开飞天神....教,为了避免4.0.4,只好减少一些情节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