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发电小说

手机版

发电小说 > > 入关新美洲 > 第185章 新大明入关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85章 新大明入关

    陈延寿也有些惊奇,低头审视着眼前的动物,似乎是灰狐,然而从体型和毛色来看,却有些不像。
    从眼睛至颈部具有黑色条纹,吻鼻部较短,四肢短,足部趾垫大,爪呈弧形,体毛粗糙。
    身体上半部浅白色,下半部暗黄褐色,背上有明显黑脊纹,喉和腹部白色。
    差不多有一个成人大小。
    一只锋利的粗箭正中狐狸的喉部,狐狸正在挣扎,血液向外喷涌,灰白的毛皮上浸染了红色的血液。
    如今陈延寿十五岁,入了皇家学院,而且得杨予安赏识,成了杨予安的入室弟子,再加上家世背景,可谓是前途无限。
    他返回安化休假,正好遇到陛下巡游,所以也有机会参与这场活动。
    目前的大明并没有很大的文武之分,一般来说大明子弟都能文善武,第二代和第三代子弟更加的彪悍骁武。
    陈延寿并没有上前,而是隔着几米补了一箭,噗嗤一声,再次射进了喉咙。
    很快狐狸便丧失了生机。
    此时的陈去疾赶了过来,向地面一看,欣慰地朝着陈延寿望去,露出欣喜的笑容。
    “二哥,我就知道是你。”
    陈延寿露出腼腆的笑容,不好意思道:“比较幸运罢了。”
    陈去疾走过前来,笑道:“赶紧处理一下,陛下正等着你呢。”
    此时外面的朱训樘,却突然收到了一封信。
    宋念雪诞下了龙子。
    大明后继有人了。
    朱训樘仿佛陡然间觉得有一丝血脉联系,眼前的事情瞬间变得索然无味,想立马返回新京,看望自己的第一个儿子。
    他想了想,决定立马启程,赶紧巡视完广南便返回京城。
    可以说时也命也,若没有这条消息,陈延寿可能会进入朱训樘的视线,就因为这条消息打乱了朱训樘的进程,导致朱训樘没有接见陈延寿。
    皇家子嗣,事关国家安稳。
    哪怕朱训樘再宠芸妃所生之女,可惜如今这个时代,还是以男为尊。
    再加上宋念雪产子,这正宫之位稳了。
    历来皇宫之中,多污垢肮脏之事,尤其涉及到皇位继承,子噬父,兄弟反目,可谓数不胜数。
    朱训樘已经按下打算,只要宋念雪之子不过于愚笨平庸,那太子之位就是他的,除非......
    陈去疾带着二哥出来之后,疏忽间发现有些不对劲,一打听,才知道出了什么事情。
    他扭头对着二哥道:“下次会有机会的。”
    陈延寿表面儿云淡风轻,心里却有一丝遗憾,毕竟在皇家学院多日,也没有面见陛下的机会。
    这次好不容易有了机会,却阴差阳错。
    朱训樘连夜启程,前往广南,查看了一些矿产地,又到赵家老本营震慑了一些。
    随后立马返回新京。
    天命六年八月二十九日。
    大明京报刊登了消息,新大明第六代领导核心朱钦照基本定型了。
    朱训樘返京之后便下令,宋念雪封为皇后,其子朱钦照,立为太子之位。
    顿时间,朝堂议论纷纷。
    宋府,我们的宋大都督已经笑开了花,合不拢嘴,他也算放下心来,以后也不怕清算了。
    至于其他大臣的态度,当然是全力拥护,目前皇室和大臣的问题基本保持一致,而且捆绑在了一起。
    皇家有了子嗣,大明才会更加的平稳,有继承人,心态都有些不一样了,毕竟多了保证。
    所以随后各地出了各种各样的祥瑞,朱训樘坐壁上观,反而对各地发生祥瑞的大臣做了一些奖赏。
    这可谓推波助澜,更加助长了人的“嚣张火焰”。
    舆论是不能禁的,如果不给人说话的时间,那人们难免会心生其他的主意。
    统治阶级往往会进行愚民政策。
    若是开了民智,那就不好糊弄了,那就需要一些方法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比如奶嘴x计划。
    让人们把时间消磨在其他的娱乐活动中,这是更高级别的愚民政策。
    就像某人曾说,老百姓再也无法监督,控制我们了。
    有些扯偏了......
    报纸已经成为人们获得朝廷内外的来源渠道,窗口。
    饱受精通各种舆论狂轰滥炸的朱训樘,也懂一些操作,比如引导舆论。
    所以渐渐各种吉祥变了方向,逐渐变成“入关”的天意。
    报纸连番刊登,发动各个“学者”宣传入关,把太子出世也烘托得多了一些传说神秘。
    霞光满天,这是小儿科。
    总之各种各样的传闻出来了,女儿太子出生就会说话,而且长篇大论讲述大明要拯救关内黎民。
    反正越奇葩的传闻,人们越爱听也越爱去传播。
    到了后来,整个新大明都在谈论这种事情。
    连关内的三省也开始传这种消息。
    时机已到,只欠东风。
    人们突然发现,大明的各行各业的产量急速暴增,整个经济快速发展,而且许多都是直供朝廷。
    这就是更让人信服朝廷要入关。
    “记得到了关内要写信,好好活着。”
    这是一个普通的大明家族。
    正面临分家。
    家中的族老正在给年轻的子弟说着一些建议。
    入关近了,各地都躁动不安!
    第一批动的就是各个移民,许多人都准备好了包裹行李吃的喝的,他们大部分人已经接到了朝廷的指令。
    上面的文书清晰记载了他们是移民者。
    30万人的大迁徙不是一个简单的动作,这里面涉及到了方方面面。
    而且一些必要的文书资料也要带走。
    天命7年六月份。
    大明最后一个大朝堂会议,群臣肃穆,屏气敛息,都知道今日要发生什么事情。
    朱训樘没有穿着往常的龙袍,一些大臣定眼望去,瞳孔猛地一缩,朱训樘身上的衣袍,和明成祖当年建国时穿得一模一样。
    陛下的一举一动,臣子都要揣摩半天。
    他们在思索着陛下的意图。
    朱训樘也没有让众人多费脑细胞,开门见山,大袖子一挥,坐下大声道:“自新大明建立至今,已有将近40年,幸得君臣一心,才有如今局面,如今千万殷人饱受磨难,水深火热........我大明.......朕宣布,入关!”
    “臣遵旨!”
    声音响彻大殿,冲破云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