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发电小说

手机版

发电小说 > > 我在古代当先生 > 我在古代当先生 第137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我在古代当先生 第137节

    已经这么久了,邶国大军怎么还没有将捷报传来?邶国君臣都在暗地里揣测, 应该不可能有意外发生的啊。
    或者他们是想要攻破了秦国王都再回报,毕竟这群武将, 眼里只有功劳。
    邶国君心中有些不安, 不过想来想去也想不通这样的心情是从何而来。大抵是受到荀祁曾经的话影响了吧。
    捷报还未传来, 只能耐着性子等了。
    然而等来等去,却等来了噩耗。邶国的石禹关被秦国大军攻破了, 如今大军正朝着王都而来。
    邶国君臣慌了手脚,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什么秦国大军?秦国的大军不是在虞国吗?为什么会攻打邶国石禹关?
    “快, 快些派大军阻拦。”邶国君气昏了头, 吩咐道。
    然而,看众臣默然, 他才想起来,他们拿什么阻拦秦国大军?他们的大军都还没回来。
    事情的转变也未免太快了,他们还没能攻下秦国, 秦国大军反而先攻来了。
    现在该怎么办?所有人都面面相觑。
    “大王, 依臣之见, 尽快将我们邶国大军召回来阻敌。”敌军毕竟才十万大军,他们二十万,一定能将秦国大军打败。
    这叫什么事!邶国君火急火燎,只能下回军召令。快马加鞭让人给邶国大军送去,只希望大军能够及时回援。
    只是,如今已经陷在泥潭中的邶国大军,不仅寸步难行,反而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借粮的队伍准备去诸侯国借粮,只是行到半路,遭遇到了秦军埋伏,几乎全军覆没,粮自然是不可能有了。
    等漏网之鱼回来禀报于闾丘言,闾丘言几乎一口鲜血梗在嗓子眼,秦国这是想要拖垮他们大军。
    现在已经没有办法了,看样子只能退兵。然而手底下将士意见不一,一部分倾向于退兵,而另一部分人坚决反对。寸功未立,退兵回去,届时如何跟朝臣,跟大王交代?
    难道要天下人都笑话我们邶国出兵如同儿戏一般吗?传出去,邶国的脸还要不要了?单单因此,只怕大王就饶不了他们。
    闾丘言犹豫了,的确,他们就这样回去,只怕他这个大将军之位不保了。可是如果不回去,郸云城不破,他们难道在这里等着饿死?
    还有没有什么其他的办法?粮草再省吃俭用,也总有吃完的一天。没有补给,大军很难维持下去。
    这两天,因为口粮的减少,已经有士卒在底下有了怨言。等粮草殆尽的那一天,军中哗变也不是不可能。
    “大将军,我们借粮的军队可以多派些人手。秦军堵截的定然是小股军队,咱们多几倍的人马,就不信他们还敢截道。”
    也对,可以多派几支军队,由不同的方向而去,并且增加人手,就不信秦军还能都给堵死了。
    于是,闾丘言安排下去,依计行事。这么一来,差不多就派出了三分之一的军队,反正这边也攻打不下来。粮食才是大事,这次必须要借到粮草回来,否则这仗真的不用打了。
    邶国大军的安排,秦湛很快就知道了。卫苏喝了一口茶,“是时候了。”
    秦湛点点头,“算算日子,钟离晖他们也应该到了邶国了,只怕邶国会将大军召令回去了。”
    “这是肯定的,所以,我们就先咬下一块肉来。”卫苏笑道。
    “我们已经等了太久了,这就去布置,让他们准备好,明日按计划行动。”秦湛站起身来道。正要出去,又转身回来,“先生,你可还记得答应我的事?”
    “什么事?”卫苏被秦湛的话弄得莫名其妙。
    秦湛在他额头上印下一吻,“等天下大定,我会昭告天下。你卫苏是我的唯一挚爱,是唯一能与我一同站在高处,指点天下的伴侣。”
    原来是此事,卫苏这才想起当初的约定,他当初只不过是随便找的一个借口而已。没想到却被他放在了心上,如今还郑重其事的许下承诺。
    说不感动是假的,任谁被心爱之人爱重都是一件幸福的事。
    卫苏眉眼弯弯,盯着秦湛,“昭告天下,你不怕天下人耻笑于你吗?”
    秦湛威武霸气的一挥长袖,傲然道:“怕什么?我为天下之王,我有权利认定我所爱之人。哼!我倒要看看,天下谁人胆敢耻笑。”
    卫苏好笑的摇摇头,推脱道:“到时候再说罢。你先将现在的事情做好,真正天下归一,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呢。”
    秦湛想想也对,遂也不再纠结这些,还是要精心应对眼下的情况,可不能有任何的差错。
    秦湛风风火火的离开了,卫苏看着他的背影,陷入沉思。他知道秦湛是认真的,只是,秦湛却不是一个普通人,他要面对的是天下人的眼光,还要面对历史的书写评价。他在这个位置上,就不允许他肆意妄为,否则他能承受住世人的批判,千古的骂名吗?
    嗐!现在他瞎想这些做什么?等日后再好好劝劝他吧。只要两个人在一起,又何必在乎什么名分之类的东西,他知道秦湛的心意,这就足够了。
    闾丘言以为自己终于能睡个好觉了,借粮的队伍派出去了,这两天并没有收到不好的消息,所以这个计划应该是成功了。
    只要借来了粮草,他们士气大盛,到时候一鼓作气攻破郸云城,他一定要亲自捉住秦王,以解心头之气。
    迷迷糊糊间,不知道做了什么梦,就被外面的嘶喊打杀声惊醒了,却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事。正打算喝问之时,一个亲随慌慌张张的奔进来,“大将军,不好了,秦军袭营,不知道来了多少人,正冲杀进来,大将军快些逃吧。”
    “什么?袭营?”闾丘言立马提剑而起,急走出去。就见营地中火光四起,到处都是喊杀声,分不清哪处是敌人,哪处又是自己人。
    到处都是兵荒马乱,闾丘言手脚直冒冷汗。他从来没有遇见过这种事情,一时间,竟也不知该如何是好。
    有一队人马过来了,火光中隐隐看出是自己人,很明显他们是一路厮杀过来的。好些人人负伤,衣衫不整,看上去好不狼狈。
    当先的将领见到闾丘言,大喜道:“大将军,如今四面八方都是敌军,我们得赶快逃离,我等护着大将军冲杀出去。”
    闾丘言此时已经顾不得许多了,亲随已经牵了一匹马过来,催促他上马。此时不走,等敌军攻进来,他们可都逃不了了。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等他出去以后再收拢集结兵马,重新再战。
    他咬咬牙,上了马,看准了一处还算平静的方向,打马冲杀出去。
    好一个诡计多端的秦王,居然偷袭,令人防不胜防,闾丘言恨不能生食其肉。
    身后的喊杀声渐行渐远,似乎已经逃出来了,闾丘言松了一口气。跟着他逃出来的不过才几百上千人,如今天黑路盲,他们又不熟悉地形,只能等天亮再行打听情况了。
    “现在怎么办?”有人询问出声,今夜他们的损失不可谓不重。不知道他们的人逃出来多少,更不知道秦军下一步的行动。什么都是未知,然而,正是未知的一切还更让人心悸。
    “还能怎么办?一切都等天明再说。这里是什么地方?”闾丘言道。
    他们一路昏头昏脑,根本就没有看路,此时到了哪里,还真没人知道。
    闾丘言叹息,现在离天明还得有一两个时辰,这里也不知道是否安全。
    现在底下这些人,经过半夜的厮杀,又仓皇出逃,早就疲累至极了。闾丘言还想着天明能收拾残兵,也不能逃离太远。
    “大将军,前面有一处水源,我们可以去那里歇脚。”前面探路的人回来禀报说。
    闾丘言当即决定下来,一行人往水源地而去。他忧心忡忡,今日的变故已经让这个身经百战的老将身心俱疲,他从来没有见过有如此突袭战的。
    如今讲究君子之战,先礼后兵,两军对阵也是明着你来我往,你攻我守,拼的是对战人数,武器精良,将士锐气。哪里会有这样的弯弯绕绕,阴谋诡计?他深觉自己老了,胜者为王,不管对方什么手段,他们败了就是败了。
    一群人戚戚然,刚刚就着水源喝了些水,还没坐下休息,就听到一个声音道:“诸位,在下在此等候多时了。”
    众人惊慌失措,连忙拿起自己的武器,就见周围亮起了火把。秦军黑压压一片,已经将他们给团团围住了。黑漆漆的箭头对准了他们,随时都可能在他们身上射穿好多窟窿。
    敌军的人数是他们好几倍,已经没有了逃出去的希望了。
    闾丘言站了出来,看着为首的将军,这人他认识,也曾在战场上有过交手,“你是邹国的李大将军?你也投靠了秦国?”
    李渑有些黯然,“邹国已经灭亡,还提这些作甚?如今我已然投效秦国,闾丘大将军,怎么样,跟我们走一趟?”
    曾经邹国灭亡之时,他也抱着一死了之的想法。只是事态发展奇奇怪怪,他被人打晕后,醒来已经被俘了。钟离晖派人前来劝降,他也并不为所动。
    后来钟离晖亲自过来与他探讨兵法,一开始他也不理,然而钟离晖的一些战法见解确实让人心痒难耐。身为将军,对于战法的讨论根本就无法拒绝。两人以棋为兵,各自为战,三日三夜没有合眼,棋逢对手,自然是酣畅淋漓。
    这一战,也让李渑更加佩服起钟离晖来。有道是文人相轻,武人相惜,两人惺惺相惜,还有什么放不下的。邹国亡都亡了,李渑便也不再纠结,索性便归顺了秦国。
    “你们……你们早就在此埋伏好了的?”闾丘言颤颤巍巍的问道,
    李渑笑道:“大王与卫相国算无遗策,早早就安排末将在此等候,闾丘大将军能跟末将走一趟自然是最好不过的了,否则……”他指了指周围的士卒,言下之意不言而喻。
    第192章
    闾丘言还在思索脱身之策, 如果拼尽全力一战,结果会如何?
    李渑仿佛看透了他的心思,笑着道:“如今这天下, 已经无人敢与秦国争锋。老将军可知道现在的邶国如何了?”
    闾丘言心中一颤, 顺口问道:“邶国如何?”
    李渑望着邶国的方向, 眼神晦暗不明。“钟离晖大将军此刻恐怕已经破了石禹关, 正长驱直入,准备攻打邶国王都了啊。”
    “什么?”闾丘言大骇, “这, 这怎么可能?”
    “怎么不可能?”李渑嘿嘿一笑,“虞国已经被钟离大将军灭亡了。为什么邶国大军二十万压压境,秦王依旧没有一丝召回钟离晖大军回援的念头?为什么攻打一个小小的虞国,秦国会派遣十万大军,几乎掏空了国力?大将军难道就没有想想吗?”
    所有人都沉默了,是啊,攻打虞国哪里需要十万大军?他们大军压境, 秦王也根本就没有任何惊慌之色。
    此时回想起来,众人才觉得不一般。难道秦国君王早在出兵虞国之时就已经计划了如今这一步了吗?这……这怎么可能?
    闾丘言仔细想想, 秦国出兵虞国, 虞国身为邶国的附属国, 自然会向邶国求救。邶国派出大军救援虞国,与秦军主力对上,自然不划算。
    于是邶国君臣的目光投到了空虚的秦国本国之上。既然秦国大军在虞国,那么趁着秦国国内空虚出兵秦国,完美避开秦军主力。如果秦军回援就能解了虞国之危, 如果秦军来不及回援, 就能趁机攻下秦国。秦国灭亡了, 看他还能怎样兴风作浪?
    他们的计划很不错,任谁都挑不出毛病来。
    然而,此时的闾丘言却心惊胆颤,如果一切都是秦国君的谋算。以秦国做饵,诱邶国来攻,那么现在他们所遭遇的一切都能说得过去了。
    “秦国究竟有多少兵马?为何钟离晖带领了十万大军,这郸云关还能有好几万军队?”现在闾丘言绝不相信这些兵卒是毫无战斗经验的百姓临时充军了。
    按理来说,秦国养十万大军已经是其最大能力范围之内了,毕竟大军每日所需要的粮草军饷就不是一个小数目。再多的军队秦国能养活吗?以邶国强大的国力,也仅仅只能养军二十万。而秦军突然冒出来七八万军队,已经能堪堪抵过邶国了。
    李渑笑了,“你难道还不明白吗?秦国可谓是人人皆兵。如果需要,瞬间再组织十万二十万军队也是绰绰有余。”
    人人皆兵,人人皆兵!所有人都惊呆了,秦国是怎么做到的?这种事情,听起来就跟天方夜谭一般,怎么可能?
    “信不信在你。”李渑说了这么多,已经有些不耐烦了,“大王和卫相国还等着呢,闾丘大将军,请吧?”
    闾丘言不完全相信李渑所言,所以他还要证实事情是不是真的,如今反抗无益,只能束手就擒。
    他只希望李渑所言是假的,邶国这样的强国,岂是区区秦国能轻易攻打下来的?他不信秦国真敢去动邶国。
    闾丘言颓然扔下兵器,剩下的人见他们大将军如此,自然无话可说放弃了抵抗。人都会审时度势,就算硬拼也只是白白丢掉一条命罢了。
    ……
    “你说什么?寡人的二十万大军,败了?竟然败了?”得到消息的邶国君不敢置信。
    秦国拿什么来打败他的二十万大军?啊?真不是开玩笑的吗?外面钟离晖一步步紧逼。他还指望着大军回援,能缓解危机,现在竟然告诉他大军败了,没了。这叫他如何肯信?
    那探子初初得到消息也不相信,然而他却是亲眼所见,不由他不信,“大王,千真万确,秦国在郸云城布置了七八万兵力……”
    “就算秦国还有七八万兵力,又如何能打败寡人的二十万大军?啊?真当寡人的大军是纸糊的不成?”邶国君气急败坏。
    “是,是秦人诡计多端,不仅截断粮道,还突然夜袭。闾丘大将军防不胜防,最终被俘。”
    邶国君颓然坐下,完了,完了,邶国完了。
    公元前218年,秦国灭邶国,邶国君臣尽皆被俘。
    当消息传到秦国时,秦国举国欢腾,秦国胜了,而且是前所未有的大胜。连当世第一大强国都被秦国灭了,如今的秦国谁与争锋?
    钟离晖得胜班师回朝,秦湛率领文武百官亲自出城相迎。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