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发电小说

手机版

发电小说 > > 重生八零小农女 > 第130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30节

    “才来。”乔云嗡声嗡气的回答着,虽然每次的答案都一样,但杨梅总是乐此不疲,他不得不一遍又一遍的重复。
    杨梅向他的身后瞄了瞄,果然没有地到黑妹子家的自行车。
    昨天乔云送她进城,借的是黑妹子爸爸的车,她爸爸在乡水利部上班,每周只有周六一天休息,今天就借不成了。正因为料定了这样,杨梅才坚持自己把自行车带回来,没让杨珍秀送。
    “看什么呢,落下东西没?快点回家了。”乔云一直在观察杨梅的样子,见她脸色红润,精神十足,便放了心。当初他跟她第一次进城的时候,下了车那吐得天昏地暗的架式,让他记忆犹新,现在一想起来她坐车遭的那份罪,都替她难过。
    可即使是难过成那样,她却从来没有向谁诉过苦,成天乐呵呵的。原本还是需要人照顾的年纪,却不声不响的帮他凑足上学的学费,给于婆婆治好了腿,还在城里租好了铺面,让珍秀姨做上生意,现在能挣钱的蘑菇大棚,大家都归功于他,其实只有他自己清楚,由始至终,全都是她一个人的主意,他什么也没做。
    细细的算下来,她竟然用自己稚嫩的肩膀,为大家抗下了这么多的难题!
    “你等一下!”杨梅完全不知道乔云心中所想,这会儿真的像一个馋嘴的小孩,怀着急等糖果到手的迫切,等待着司机和售票员大叔把新自行车从车顶放下来。
    “怎么样,怎么样!惊喜不惊喜?”
    面对着杨梅献宝的样子,乔云是真的惊得说不出话来!“这……这是?”
    “你的!从现在起,你也是有自行车的人了!”杨梅两只小手叉着腰,笑得得意洋洋。
    她终于在少年冷静自持的脸上看到面瘫寸寸龟裂,被发自内心的欢笑取代。激动的上前,却又生怕碰坏了一般束手束脚。
    “我的?你也没说买自行车啊,怎么就买回来了?哪弄的票啊。”乔云压抑着内心的激动上前捏了捏车把,又拍了拍座凳,切切实实的感受到了实物,确信自己不是在做梦之后,才不可致信的问道。
    “意思是说,这车你不要啰?”听说男人爱车,那是血液里自带的属性,这话果然一点不假。难得看到乔云做出与他年纪相仿的举动,杨梅忍不住逗他一下。
    “要,当然要。”说完他又生怕杨梅会反悔一样,把从汽车上卸下的包袱往前面车把上一挂,仰着笑脸豪气的拍着后座对杨梅道,“上车!”
    那神气活现的样子,就像一个中世纪的西方骑士,带着自信,带着骄傲。
    杨梅仿佛受到感染一般,松快的应了声,在乔云的帮扶下笨拙的爬了上去。“出发!”
    从头到尾,都没有人提买车钱的问题,这点很让杨梅满意。
    正文 第166章否极泰来
    人们常说,屋漏偏逢连夜雨,祸不单行。也常说,好事连连,双喜临门。由此可以看出,坏事或者好事,它们都喜欢扎堆。
    还沉浸在坐新车的幸福中的杨梅又得到了另一个好消息,——王兰英病愈出院了!
    花了杨梅(所有人都认为是杨珍秀的钱)借助的钱,才能大病得愈的王兰英,似乎终于看到了老杨家人的好,再不吵吵着要回娘家,出院后直接回到杨家村八队来了。
    告诉杨梅这个好消息的人是四毛。
    他看着从红星镇上回来的杨梅不好意思的摸了摸后脑勺,“梅儿,本来我应该跟云伢子一起去镇上接你的,可,可我妈刚回来,家里好久不住人,你看好多地方都要收拾……”
    “那当然,你不做难不成还要二舅娘拖着病体忙这些?”杨梅体贴的摆了摆手,丝毫没有责怪的意思,“好了,你们一家人都回来住了,我再省得听爷爷奶奶嘀咕你们家的事。他们终于可能安心了。”
    四毛一家的日子,这回总算是否极泰来了吧。
    “梅儿,是梅儿来了吗?”两人还在门口闲聊,就听到有些中气不足的王兰英的声音从屋里传了出来。
    “二舅娘,是我,你没事了吧。”杨梅一蹦一跳的进了屋,就看到王兰英斜躺在床上。
    不过短短时日不见,王兰英苍老得更厉害了。一头秀发已不见踪影,头上缠着白纱布,看上去有点渗人。
    她见到杨梅显然很开心,带着笑伸手指了指床边的椅子,“过来坐!”
    那只手瘦得啊,真的只剩下皮包骨了。好在她的脸色已见红润,不然,杨梅都会以为她行将就木,药石无医了。
    “好了,舅娘的病这下全好了!听说你去看你妈了?她一个人在城里可还过得?”杨梅一走近,手就被王兰英给拉住了,亲亲热热的同她说话。
    “好着呢,大家都好,就是盼着二舅娘你早点康复,跟以前一样生龙活虎。”杨梅见多了齐昌兰套近乎的功夫,但王兰英这样亲切还是头一回,让她浑身都不大自在。为了防她把家里的人一个个的都问候到,干脆全都带上了。
    看来历史又一次被杨梅改变,至少王兰英的下场就应该不会再回到以前了。
    杨梅的记忆里关于王兰英的部分很少,只记得她是杨传德的老婆,一身的病,年纪还轻的时候就躲在家里养病,混吃等死,四十来岁就不在人世了。
    杨传德一家,就因为有这么一个病人的拖累,家里三个孩子全都没读什么书,都是老老实实土里刨食的庄稼人,而且他们的心里都有数不尽的怨恨,与亲戚朋友都往来稀少,过着封闭似的生活。
    只有经历过苦日子的人才更能珍惜生活中的美好,看着王兰英脸上真诚的笑,看着四毛在他妈妈面前插科打诨、彩衣娱亲,杨梅觉得那点经济上的付出,完全是值得的。
    “梅儿,多谢你们能借钱给我妈看病!你放心,那笔帐我尽快的还给你。”从杨传德家出来,四毛把杨梅送回去。“我真不知道要怎么说,梅儿,要不是你,我们家……”
    四毛并不是一个擅长表达自己心意的人,头一回把话说得这样煽情,不光他的声音里有些呜咽,连带着杨梅也觉得不舒服。
    “快得了吧你,钱是我妈挣的,借钱给你们是爷爷和奶奶点的头,你要感谢就感谢他们好了。不过我觉得他们谁也不是冲你这句感谢去的,要是你能考取县高中,估计他们会笑得合不拢嘴。”
    “我知道,我都知道。”四毛深深的看了杨梅一眼,没再说别的。他知道,都知道。借给他妈看病的钱能瞒得了别人,可瞒不了他,那些钱,根本就是杨梅自己赚到的!
    既然梅儿不想说,他就不会宣扬出去,自己心里有数就好。
    这大半年来,他们家就像经历了一场冗长的噩梦,弄得每个人都要崩溃了,以为即将面对的是无穷无尽的灾难,结果就是因为梅儿,为他出学费,借钱给他妈看病,还让三毛跟着学种蘑菇。
    这一桩桩,一件件的事,完全改变了他们的命运。以前面对一个比他还小得多的妹妹的帮助,还会让四毛有些不好意思,但现在,梅儿留在他心里的只有敬重和浓浓的感激。
    “你跟三毛哥合计合计,如果要跟着我种蘑菇的话,就得把种蘑菇的大棚整治出来,等出了伏天就得开始下种了。往后家里种上蘑菇,日子应该不会像这样为难了。”为了让四毛读书没有后顾之忧,杨梅觉得自己能做的都做了。
    但人家会怎么选择,她也不会过多的干预。
    四毛重重的点了点头。杨梅和乔云第一次试种的蘑菇出棚,他就参与了进去,当然知道种蘑菇的前景有多好,而且他更知道能获得杨梅这样尽心尽力的帮忙更难。
    杨梅家一拖拉机又一拖拉机的蘑菇采摘下来送去城里,就算是个瞎子也能根据听到的传闻猜出他们赚了不少钱,眼红心动的人自然更多,但也都知道这门技术学起来不简单,向来都不缺少话里有话,别有用心打探的人,杨梅一个都没松口。
    杨梅回到家里,杨老倌和于婆婆正等着她吃午饭。为了等杨梅,两老的这顿午饭吃得可有些晚了,几样做得精致的小菜摆在桌上冒着热气,于婆婆正在桌边的椅子上,收拾着杨珍秀从城里捎回来的东西。
    “我说珍秀花钱这也太大手大脚了!我这衣服多的是,又做什么新衣?”杨老倌人坐在门槛上眯眼看着于婆婆收拾那些给他做的新衣服,一脸的肉痛。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