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发电小说

手机版

发电小说 > 武侠修真 > 短跑女王 > 第155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55节

    至于学校报名,倒是没什么新鲜的。
    蓝珂报名之后,去了一趟田径部,她一直在田径部挂着名,不过实际上就去了两次,还是推脱不掉的时候。不过还是有很多冲着她来报名的,原本无人问津的田径部,一跃成为了最大的社团之一。这次又有不少新生,报了道就直奔田径部来了。
    田径部虽然没有蓝珂人,但是她的奖杯、奖牌相片,还有一些部内人和她的合照,一些独门的消息,这些东西震一震小粉丝们那是够了。
    蓝珂过去做了一个简单的鸡汤演讲。她虽然因为有系统才能到这个地步,但是国内也有很多优秀的运动员,他们天赋远远不如有系统的蓝珂,但是也是一点点凭借自己的努力,撑起了中国田径的。系统当然是不可能长久的,一代又一代的新血加入才是最好的。
    虽然蓝珂年龄其实比这些学弟学妹还小点,不过大概除了她,其他人都没有意识到这点,倒是被她一番演讲闹的是热血沸腾的。临走的时候,田径社新社长,蓝珂加入的时候那个社长已经毕业走了,还跟她说,自从蓝珂加入,哪怕不来,学校田径队成绩都好了几筹。
    蓝珂说:“成绩是自己跑出来的,和我没什么关系。”
    “你好歹也是个挂名副社长,没有你这块金字招牌,哪里有那么多人来。”
    这么一说,蓝珂也不谦虚了。
    接下来自然就是去集训了。
    亚运集训名单早在蓝珂还在奋斗钻石联赛的时候就公布了,她三个项目都名列其中,作为王牌,不去都不行。当然,蓝珂也想去,她现在可还没有亚运奖牌呢,这可是刷卡片的好时机,在世界级的比赛上对手强劲,输赢都有可能,但是亚运会就纯粹是刷牌了。
    田协果然找过来,继续和蓝珂谈代言的事儿。有了之前的合约垫底,这次就顺利许多了,至少说的是人话。
    钱大家一起赚,呆在国内,当然要遵守规矩,蓝珂对此也没意见,只要对方不过分,她也不过分,虽然她现在都不清楚自己有多少钱,基本上没处花。但是正当凭本事赚来的钱,谁也不会嫌钱多的,蓝珂当然也一样。
    之前续约是看在之前合作的面子上,而且对方也有优先续约权,这么一来,再稍微接两个,国内的就差不多了,蓝珂作为世界级运动员,当然应该接世界级的代言了。毕竟国内代言都是rmb,外面代言就是美元起,一算汇率收入差距天差地别。
    田协以前是统统不挑,打包送过来让蓝珂签,现在改变策略了,同样打包过来,让她挑着签。蓝珂对于这个改变还是很满意的。反正田协目的是赚钱,只要手不要伸那么长,什么都管,最后能够拿到钱,大家都高兴。
    虽然美国记者对蓝珂不太友好,不过美国想找蓝珂代言的商家还不少,以运动品牌为主,欧洲也有一些,亚洲是蓝珂大本营,当然也少不了,澳洲也有,不过蓝珂对于之前喝的那味道诡异的饮料印象十分深刻,敬谢不敏。
    她就一份份,走马观花的挑代言,数量真不少,田协大概巴不得她全接了,不会考虑她到底有没有那份时间,肯定不可能全接,甚至全看完都是一份大功臣,总算挑了几个,和对方洽谈之后,再去咨询律师。
    以前那位律师合作的很愉快,蓝珂干脆就一直找他了,也省事儿。
    所有事情全部搞定,足足花了半个月,关于什么时候进行代言拍摄,这个磨合了比较长的时间,亚运在即,这是一个宣传点,显然不能错过,但是蓝珂时间也比较紧,哪怕100米和200米不需要提升,保持状态的训练免不了,而且还要进行接力配合。
    最后决定就在九月份,剩下不到十天,把这些赶完了,然后专心备战比赛。亚运会自然是一个重要的宣传点,蓝珂接了代言,他们是不可能错过这个机会的。只能牺牲蓝珂一点训练时间了,接下来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训练,应该不至于影响蓝珂到时候比赛的表现。
    这段时间蓝珂白日训练略有耽搁,不过她提升属性的训练,在晚上都是完成了的,吃住都在训练基地,除了去配合拍摄之外,她其他时间一回来就是训练训练再训练,也干不了别的。在这种情况下,属性自然是稳步提升。
    蓝珂忙完所有事儿,去和其他人训练接力的时候,她的属性差一点就要满了。
    女子4x100米接力队,现在换了不少人了,老将退役,新秀实力还没有提前,哪怕蓝珂个人有所进步,团队总体实力,可能还是体育竞技就是大浪淘沙,新人换旧人,蓝珂现在才十八岁,竟然也成了入行三年的老人了。
    主力是蓝珂、方雅、张瑶芳以及邱妙,一位替补是柳萍,她伤势不妙,不知道亚运能否出场,但是国内也拿不出别的人,最后还是给了她一个位置,最后一个位置,是在今年年初国内100米出头的小将,蓝珂也不知道自己记错没人,只记得这人似乎是姓陶。
    蓝珂这么多事儿挤在一起,名字也只是听过一回,要不是人出现在面前,怕是都忘到天边去了。这位小将很年轻,只比蓝珂大一岁,实力在蓝珂看来,国内算是挺不错的,可能和赵琳不相伯仲吧,不过今年成绩赢过了赵琳一头,矮个里面挑高个,就把她选来了。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她大概是不会上场的,退役了两个运动员,让接力队替补人员都没了。女子4x100米接力,是上面要求必须争冠的项目,哪怕得了亚军都是失败,一旦换人,这个冠军肯定是没了。
    之前她们四个已经练过一阵,不过蓝珂是核心,她来了训练才算是进入正轨。
    和队友们磨合了一个星期,基本上找到了节奏,出概率次数大大减少,蓝珂提交了最后一次力量提升任务。
    四大属性全部满值。
    蓝珂等了一会,或许系统会出来给她发个奖励什么的,不过很可惜的是,直到吃饭,系统依然在装死,努力当一个安静的美系统。蓝珂只好自己去翻系统,她发现属性满值之后唯一的变化,就是提升属性那一栏变成了灰色,不能再点开,除此之外,好像没有什么不一样的。
    她又看了看自己的属性,平衡很高,不用管,提升那么一点,加不了多少实力,而且会浪费太多的时间,体质也很高,力量偏低,敏捷偏低,肯定还是应该提升敏捷为主。一个月的时间挺充足的,蓝珂想了想,还是决定试试提升敏捷利用率。
    一张为期八天的训练表出现,和之前差不多,但是于细节处略有变化,是根据她的身体情况制定的。
    蓝珂以前研究过系统的训练表,她按图索骥,也能给自己制定不错的训练计划,只不过肯定比不过系统出品的,她花了点时间,拿着年初时候那张训练表又自己推导了一张现在的训练计划,然后和系统出品的进行对比。
    差不多有三成五的偏差。
    事实证明,还是系统厉害。
    一周之后,蓝珂敏捷利用率上升到110/150了,那种不协调感又出现了,不过相比第一次,蓝珂非常不适应,如今有了经验,倒是没那么难受了。因此,这一次她只花了大概三个多星期,就适应了现在的状态。
    此时,亚运会也遥遥在望了。
    柳萍的伤势还是很严重,医生表示她不可能参加亚运会,到时候可能恢复训练都不能做,这么一来,亚运会女子4x100米接力赛就空出了一个替补名额。
    蓝珂想了想,本着“举贤不避亲”的想法,王教练和冯教练推荐了赵琳。
    作者有话要说:  本来快写完了,然而刚才电脑卡屏卡死了,重启只找回了差不多一半,只能重写了,等我一下。
    还有两天,我找机会还一千五吧,为了不进小黑屋。
    第164章
    对于柳萍的伤势, 教练们并不死心, 柳萍表现是比邱妙好的,要是她能够出场,这一块接力金牌应该更稳。
    正好去年世锦赛马拉松夺冠的白雪因为跟腱伤势困扰,可能无缘亚运会,正让教练们急的满头汗, 不仅仅汇聚了国内的专家, 甚至专门请来美国的专家,为“公主”进行会诊, 作为夺金热点之一, 她被寄与了厚望。
    柳萍没有那么大的影响力, 请来这么多专家, 但是人都来了,顺便替她诊断一下也不影响什么。
    不过事实证明, 专家并不是万能的,既不能控制白雪的伤势,也拿柳萍这状况没办法。
    教练们只好死心了,决定了就是邱妙。
    接力赛肯定是主力队上, 毕竟目标是夺冠,拿个亚军都算是输,这是之前在亚运动员会上就确定了的,某些项目必须保金牌,某些项目争取夺金,而有些比较弱势的项目, 则是争取突破以往的成绩。
    女子接力队可是在世锦赛和奥运会上都创造佳绩的,要是在亚运会上翻船,谁都没法跟全国人民交代。虽然蓝珂是中心,但是其他人也必不可少,哪怕蓝珂不动,其余三个任意一个换成替补,拿冠军的难度都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接力不仅仅需要实力,配合默契同样说少不了的,不然美国四个全世界数一数二跑得快的,她们拿冠军的次数却并不多?当然是因为掉棒啊。
    严格来说,邱妙都有拖后腿的嫌疑,只是王静、何仪、韩青这些在千禧年出头绽放光芒的运动员都退役了,现在新的十年到来,新人换旧人,没得选。邱妙毕竟也在世锦赛、亚锦赛上接连出场,有着比赛经验,又进行过配合训练,现在成长了一些,勉强能够挑起大梁了。
    因此,柳萍不能来虽然有些可惜,教练们相比邱妙,在实力方面还是比较看好她,但既然柳萍来不了了,肯定用邱妙,替补只要凑合一个人就行了,具体谁上,这倒不是什么问题,并不影响接力成绩。不出意外替补是不用上的,真要上了,成绩不好看也轮不到替补的运动员背锅。
    两位教练原本是没想到赵琳的。
    毕竟接力金牌,虽然在奖牌榜上只算一枚,但一旦夺冠,包括替补在内,每人都会发一块金牌,这在履历上,是多漂亮的一笔啊,除了像蓝珂一样的运动员,金牌多的没处放,或许这会是一个运动员一生最高的荣誉了。
    这个冠军十拿九稳跑不了,去就是镀金的,已经有不少运动员盯上这个名额了,跑100米,200米,400米的自不必说,甚至练中长跑的都有来掺和一脚的打算,当个吉祥物,安安心心替补,谁不会啊。
    本来女队是归王教练管,他被骚扰太多次,不胜其烦,干脆把锅盖在了冯教练头上,有事儿找他,不要问我,我就是个打杂的。
    冯教练主管中国田径队,他总不能把锅甩给体育总局,正因为这事儿头大呢。
    亚运会上面那么多双眼睛盯着,他不打算徇私,不过刨开那些不适合,但是非要凑热闹的,剩下也有不少运动员,你让这个去,不让那个去,不都是得罪人吗?听到蓝珂一提,他们同时觉得这个人选不错。
    南川省队出了一个蓝珂,梁教练可以吹一辈子了,相比之下,赵琳成绩显然没有蓝珂那么突出,虽然称得上优秀,但是梁教练觉得应该再磨两年,让她这性子改改,不然迟早惹事儿。正是因为赵琳的缘故,所以梁教练从来都不觉得蓝珂不省心。
    等到赵琳23岁,到了运动员的黄金年龄,再让她上世界比赛比较好。并不是谁都可以像蓝珂一样三级跳,短时间就从市队到省队再到国家队然后直接成为世界级运动员的,奇迹之所以称为奇迹,就是它的不可复制性。
    而且,赵琳运气也差,之前被蓝珂压一头,蓝珂不在国内混了,邱妙、陶佳也是接连出头,正好把她上升之路挡了。虽然之前没想到她,不过蓝珂提了之后,两位教练立马把人对上了,又翻出来赵琳的资料看了看,主要是看她近两年的成绩。
    有对比才有差距,王教练没有遇到过赵琳这种刺头,最多就是方雅那样有点跳脱的,不然他肯定也要给蓝珂加分的,她哪里不省心了?明明成绩好,看着又乖巧,十分满分可以打出十二分来,多出来两分是奖励。
    赵琳履历还是很好看的,不能出头真的是时运不济,这次总算是入了国家队的眼了。
    最后蓝珂也不知道他们怎么商量的,反正没过两天,最后果然征召了赵琳。
    这个时候蓝珂已经跑去当火炬手了,她接起了在帝都居庸关长城北关烽火台点燃的火炬第一棒。今年蓝珂为国家拿了四个世界级冠军,她上去当然是当之无愧的。随后,火炬便一分为二,一个由飞机搭载到花都,另一只则继续在东三省传递。
    蓝珂回去继续训练的时候,赵琳已经来了。
    时间十分紧迫,赵琳接到通知立马就赶了过来,蓝珂看了看她又染回去的黑发,赵琳特别喜欢酒红色,她一到不要求头发颜色的时候,就会挑染成酒红色,蓝珂看头发,就知道她最近有没有重要比赛了。
    蓝珂说:“染来染去伤头发,以后你大概要常在国家队,别染了吧。”
    赵琳点头,说:“嗯。”
    牺牲点爱好而已,能够参加比赛,不算什么。
    时间流逝,赵琳和大家稍微磨合了一下,她毕竟是替补,重心也没有放在这上面,然后中国田径队大批队员,集体出发,准备去海青省宁西市多巴国家高原体育训练基地进行半个月高原训练,然后再回来参加比赛。
    高原海拔训练可以促进人体红细胞生成,而红细胞越多,血红蛋白自然越多,这也决定了人体的含氧量,对运动员成绩有着很大的提升帮助,甚至被誉为合法兴奋剂,这一点国际田联是不管的。不过一般来说,高原训练必须在比赛前一到两周,久了就没效果了。
    而且除了血液方面,在其他方面也是有所提升的。在高原训练因为空气稀薄,会变得异常艰难,也就逼迫运动员付出更多体力来应对这种不适情况,这么一来肌肉和关节在这个过程中会得到大幅度的强化。
    这种训练主要是提升耐力,对于中长跑最有效,但是短跑运动员也可以参与,同样是有用的,最有用的当然是400米,100米和200米效果还要降低一点,不过肯定是有效的。血红蛋白含氧量,同样也决定了运动员的速度。
    蓝珂之前没去,因为她没满十八岁,一般来说,年轻太小的运动员不适合去高原海拔训练,因为高原训练会对免疫系统和红细胞再生能力有一定损害,要是运动员太小,容易留下缠绵旧伤,成年之后,只要大量摄入喊铁元素的食物,基本上可以补充上来,不会导致损害人体。
    作为田径队的宝贝疙瘩,蓝珂以前又生活在平原地区,教练们出发前就对她嘱咐了一遍又一遍,万一有什么不适,直接提出来,千万不要强行训练,这还伤着那么多个,绝对不能再添上一个了。
    蓝珂这辈子天南地北的跑,不过还真没去过高原地带。
    这一次训练之旅,让她觉得颇为新鲜。
    不过实际上,说是高原训练,实际训练基地海拔高度只有2300出头,还算不上高原,只是在这里训练,确实消耗比平时更大,感觉到身体有些迟缓。完成同样的训练,要比之前难上很多,不过因为初来乍到,训练量只减少到原本四分之一,倒是还可以接受。
    在非训练的时候,蓝珂几乎没有感觉到不适,作为运动员,她的身体本来就比常人好上太多,尤其是有一颗大心脏。
    不过训练时期就有点难受了,别人是被海拔高度影响,蓝珂除了这个之外,还因为提升了敏捷利用率,后遗症还在,双重叠加起来,让她训练进度相比旁人,还要更慢一些。不过蓝珂还没表现的沮丧,教练们就来安慰她了,让她不要着急,慢慢来。
    因为换了训练基地,需要补充更多的铁元素,因此这里训练,食谱和之前千篇一律又有些差别,味道不说多少,但胜在新鲜,运动员们天天在国家队,虽然师傅们手艺不难吃,但是吃多了,真的有点腻歪,对于这一点还是很满意的。
    这当然也包括蓝珂。
    随着时间流逝,蓝珂慢慢也适应了,而且她之前提升敏捷利用率,找不到状态差不多一个月,来之前就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星期,来之后又一个星期,这种状态就消失了,看来果然随着她实力提升,以及身体适应,这种不适感持续到日期会慢慢变短。
    这么一来,蓝珂和所有运动员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她成绩自然又提高起来了。对此,教练们并不奇怪,只觉得她是自己适应了。
    转眼两个星期,运动员们为期半个月的训练结束,大家不需要再飞回训练基地,可以直接去花都准备赴亚运会了,至于需要什么东西,说一声会有人专门带过来的。
    蓝珂想了想,问能打包一只全聚德的烤鸭吗?
    不过最后以赛前悠着点,冷的烤鸭不好吃,回去再买结束了这个话题。
    其实蓝珂也不是很喜欢吃烤鸭,她之前帝都奥运的时候就觉得有点腻,不过看抠门的教练请客,以及看教练变脸真的很有意思,慢慢地,竟然也觉得那味道不错了。
    回到低海拔地区,没有了那股压抑的感觉,蓝珂只觉得浑身一轻,错觉自己仿佛能够飞起来。而且明显感觉到,心脏跳动似乎越发有力。这种感觉和她用了状态卡之后并不太相似,但是在结果上,倒是挺相近的。
    众人一下飞机,到了花都之后,全都跑去测了成绩。
    高原训练之后,对运动员提升真的挺大的,蓝珂100米在没有使用状态卡的情况下,竟然跑到了10.97,200米则是跑到了22.08,这个成绩以前肯定是要用了状态卡才能跑出来的,现在却轻而易举做到了。
    这个成绩让教练们非常满意,甚至可以去奥运会、世锦赛上争一争,一个亚运会,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除了蓝珂之外,其他运动员成绩多多少少都有提升。
    看来这个训练确实是非常有用,而且有必要的。
    虽然过了几天,蓝珂感觉到高原训练“后遗症”似乎慢慢在减弱,但至少可以撑完整个比赛,教练们都是老手,在什么时候去训练,这个把握还是非常准的。
    最后的日子,在大家恢复训练中度过,高原训练之后,还要进行一小段时间的普通训练调整状态,保证赛场上的发挥。
    紧接着随着火炬的传递,亚运会也要开幕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