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发电小说

手机版

发电小说 > 武侠修真 > 短跑女王 > 第79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79节

    一家合同是三十万一年,一签三年,同时还要求了优先续约权,根据名气提升可以上浮,最高一年百分之三十,如果他们不选择续约,蓝珂才可以跟别人签订同类合同。
    最后商家依然是找的蓝爸蓝妈,这个时间段,备战奥运谁都联系不上蓝珂,开始他们找的省队,按规定蓝珂的代言,田协、省队都是要抽成的,但梁教练这个人精,他看好蓝珂未来,一旦奥运出了头,谈代言一年至少得百万起价,少于四五百万免谈,接这种东西就是降格。
    梁教练嫌弃钱少,那些人想得太好,但也不拒绝得罪人,一推再推,表示蓝珂现在十六岁,不具备完全的独立自主权,便是决定要接,也要过父母的坎儿,同时签字才有效用,而且现在蓝珂在国家队,他做不了主。
    一家是溜冰鞋。
    据说就是看中蓝珂在雨中那个镜头了,希望蓝珂能穿着它们的溜冰鞋在冰面上再来一次类似场景。
    另一家也跟溜字有关系,是一家玩具公司,希望蓝珂代言他们的溜溜球,因为项目不一样,价格也更低,一年只有十万。
    蓝妈这辈子没有见过那么多钱,她一听,代言就能有接近一百万,瞬间变为百万富翁,顿时有点想答应。倒是蓝爸很清醒,他们知道蓝珂作为运动员代表国家参战,这个关头不能给她拖后腿,虽然钱很多,还是委婉的表示先跟蓝珂商量了再说。
    家里虽然大部分时候,都是蓝妈做主,蓝爸比较沉默,比较喜欢干实事儿,不大爱夸夸其谈,但大事儿还是听他的比较多。
    蓝爸问蓝珂要不要跟王教练商量一下。
    第二家也就罢了,第一家的要求,蓝珂听到之后,内心有点无语,电话里回答说她可没这个技术。她两辈子生在南方,连雪都见得少,更是从来没溜过冰。
    这就是婉拒了。
    都不需要商量,蓝珂和梁教练一个想法,这个价格拴住她三年,甚至未来,想得太好了,感谢对方看重,但签约免谈。
    蓝妈还是有点心疼钱,尽管家里现在条件好多了,但一百万,一辈子也攒不下来,抢过电话补充说,对方强调说只需要她配合,有些技术可以后期制作,合约可以先签,其他等奥运之后再拍也可以。
    “你就想着眼前,女儿这么出息,以后能缺钱?有你好日子的。”蓝爸做了这句总结,表示不打扰她了,就把电话挂了。
    蓝珂没去找王教练,不过王教练倒是来找她了。因为听到了风声,过来让蓝珂老老实实训练,不要刚有点成绩,就想着代言赚钱了,要往前看,奥运之后要什么没有,现在接就是毁了自己,体育明星没成绩就什么都没了。
    “我爸妈跟我说了,已经拒了。”蓝珂说。
    王教练满意的点头,说:“关于代言事儿,奥运结束之后,会有专人跟你谈的。”
    这事儿便过去了。
    接下来的时间,蓝珂等几位接力运动员,上午各自训练相关项目,下午则汇在一起再练一下。然后她将要跟着刘教练前往波兰参加第十二届世青赛。
    田径世青赛第一届于1986年举办,每过两年一届,因为参赛者大多为18到19的运动员,故被称为“奥运冠军和世界纪录保持者的摇篮”。许多田径健儿就是在世青赛赛场崭露头角的。比如大名鼎鼎的刘飞人,在千禧年也就是八年前的世青赛上,便获得了第四名。
    之前是几个主力磨合,现在韩青和邱妙两个替补也要跟她们配合一下,以防万一,到时候上场不至于掉链子。
    美国是田径强国,但它的接力也是以掉棒出名的。虽然美国的运动员的实力强劲,个个跑的都很快,但因为不是举国供养运动员的体制,他们平时各自训练,直到最后征召的时候,才分别带人过来集合,毫无默契可言,就算奥运也不例外,这种情况下出毛病再正常不过了。
    我国在别的方面比不过,但要是论默契,甩美国队一条街是没问题的。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淋了雨的缘故,没训练多久,王静觉得她的伤势似乎有反复的征兆,为此特意去找了她的负责教练。
    这话一出,整个莘庄都开始鸡飞狗跳。
    王静可是现在短跑的支柱,她倒了怎么办?
    蓝珂可以想象其他教练的心音了。
    “祖宗啊,你不能出事儿啊,伤不起啊。”
    连带着其他人,也开始做全面的检查。一方面是查身体状况,另一方面也是查兴奋剂,总之两手都要抓,一边都不能放。
    其中还真有查出点问题的。尽管声称是因为之前淋雨感冒吃了感冒药,但这个关头,宁错杀不放过,最后奥运参赛资格还是被取消了由别的达成成绩的递补。作为运动员,还敢吃感冒药,这不找的吗?
    蓝珂也没逃过,被抓来抓去好一阵折腾。
    她心道:“怎么不查刘飞人呢?没毛病的使劲儿查,真出毛病的反而不管。”
    反正最后查出来她当然没什么问题。
    事后,蓝珂有些好奇的问了陈圆,要是真感冒了该怎么办,靠慢慢喝中药吗?
    陈圆点头,说;“最好是不要感冒,不要病,病了非常非常麻烦的,很多药都有限制,不能用,遇上冒雨比赛,那也没办法,之前的处理已经很到位了,难不成还要等老天给面子,停了再来比?”
    一晃时间到了。蓝珂告别了诸多教练,跟着刘教练上了飞机,这一次世青赛,因为刘教练只帮蓝珂办了各种手续,因此陈圆不能跟她一起去。
    不过,她也不是没有熟人。
    赵琳也要去。
    世青赛一般参赛的运动员,年龄在十八到十九岁,当然,规定是十九岁以下,蓝珂十六岁要去,也是可以的,赵琳正好符合年龄,成绩也不错,虽然相比国内巅峰运动员还差些火候,去世青赛锻炼锻炼,也是足够了。
    其他人,蓝珂就不大认识了。
    不过男男女女显然都认识蓝珂,主动一圈介绍,也就认的差不多了。
    飞机上,赵琳和蓝珂挨着坐,她脸上带笑,话却带刺,说:“好不容易参加次比赛,又遇上你了。”
    蓝珂笑着回她:“你之前不是说,凭本事能拿冠军,为什么不拿?”
    赵琳挑了一下眉头,认真点头,说:“是啊,只能是我倒霉了。”
    “我一个人,可撑不起未来短跑的大旗,一起来吧。”蓝珂说。
    赵琳似乎有些疲惫了,她将蓝珂送她的帽子压了压,遮住眼睛,说:“好。”
    “休息会吧,到地方就要比赛了。”
    “嗯。”
    帝都和波兰有着六个小时的时差,落下飞机波兰还是早上,国内差不多是凌晨。组委会有专门的人负责来接送他们到比得哥什的赛场附近安顿,接着就要准备比赛了。
    奥运在即,蓝珂要备战奥运,不能耽误太多时间,她算是这次比赛最“大牌”的运动员了,因此这次是算准时间来的,只提前了不到两个小时。飞机上是没敢吃东西的,落地之后,大家匆匆用了点垫肚子,便赶往赛场。
    今日9:05,男子一百米预赛;10:05分,女子一百米预赛,中间穿插了点其他比赛。这是今天中国队运动员最早需要参加的比赛,而开幕式,则是八点准时开始,历经一个小时。赶到赛场,正好是7:50分,还留了十分钟入场的余地。
    要参加比赛的先去,其他无事儿的随队人员则先去放了行李。
    至于异国风情,完全没时间领略。
    这还是蓝珂这么赶着第一次参加比赛,加上时差的缘故,感觉状态真有些不好,她问赵琳说:“感觉不太好,你呢?”
    赵琳说:“差不多。”
    刘教练听到了,在一旁叹气说:“没办法啊,世青赛一共六天,但是比完一百和二百,就得送你回去,这时间耽搁不起。”
    蓝珂参加了女子一百米以及二百米,这两项比赛横跨三天时间,她可以提前三天返回国内,这样就抢出三天训练时间来。出国所有的运动员肯定要同进同退,蓝珂心中有些过意不去,但她自己其实也没发言权,也是别人替她决定的。
    开幕式还未结束,参加男子一百米的运动员已经去准备了。
    “刘教练,我好奇很久了,你是怎么说服王教练放我出来比赛的?”蓝珂趁机问。
    “山人自有妙计。”刘教练提起这件事儿,眉毛飞扬,总算露出了点得意的神色。
    他是美国拿着运动训练的专业文凭回国内来的,只是国内论资排辈的现象很严重,有学历有本事有关系,也得苦熬着等出头的机会。尤其是他太年轻了,三十多岁不可能上位国家队教练的,这次能拿到带世青赛的资格已经是不容易了。
    不过嘛,这顶着专业名头,忽悠些不懂体育,但是很有话语权的某些官员还是能成的。人家不管你道理不道理,有文化的人说的就是对的,人家不就是搞这个的嘛?外行指挥内行,内行忽悠外行,就这么回事儿。
    一通忽悠下来,王教练是不想放人,但他也不能做主,上面都松口了,世青赛去压其他国家天才一头,为国家争光出气,有什么不好?
    第十一届世青赛是两年前在帝都举办的,因为在家门口,得维护面子,中国奖牌数一改从1998年以来的颓势,一共夺得了5金5银7铜,虽然金牌数不是最高,但奖牌总数创历史新高,成绩可以说是十分可观。
    这一届,成绩要是太难看了,脸上怎么过去的去?许多官员还在盲目乐观,世青赛成绩再进一步呢。实际上,历史上从今年开始,这次只拿到一块金牌,下一次甚至出现了无金的尴尬场面,直到2016年,才再次恢复些元气。
    蓝珂若有所思,点了点头。
    刘教练干咳一声,说:“这话底下说就完了,别摊在台面上说啊。”
    他没把蓝珂当孩子,因此才跟她说实话,不然几句话敷衍过去,蓝珂也是没办法的。
    很快,男子一百米比完了,参赛的两位运动员全军覆没,都在预赛被淘汰。他们有些沮丧的回来了。一方面是状态影响,更多也是确实实力有所不足,便是全盛时期,也拼不过这些外国的同龄运动员。
    提前半小时,赵琳和蓝珂一起去登记检录了,随行的翻译跟着一起。
    按照规矩,同队选手在预赛不会碰到一起,蓝珂和赵琳分别分在了第二组以及第四组。
    在异国他乡,周围是全然陌生的语言,不同肤色的人种,也没什么好聊天交际的,很快在更衣室换了衣服,两人便等待着依次上场。
    赵琳先去,五分钟之后回来和她点了点头,看样子是顺利出线了。
    蓝珂这段时间虽过的充实,但对赵琳的成绩也是有些了解的。她现在可以较为轻松地跑到11.73左右,在青年赛上,进个决赛还是没问题的,但跟成年人比,就有所不如了。虽然因为赶飞机状态有些不佳,但赵琳并不是那种非常依靠个人状态发挥的运动员。
    第三组比完之后,轮到蓝珂了。
    这一组中,只有蓝珂一位黄种人。
    她刚踏上跑道,便发现这里的场地感觉偏软,对她这种前程爆发的运动员有些不利,产生了一种失衡感,倒是比较适合赵琳。
    波兰的生活节奏比较慢,这点似乎同样体现在了跑道上。
    蓝珂在国内比赛,各处跑道虽然有些细微差别,其中以鸟巢的感觉最好,但跟这里比起来,她觉得都算的上硬了。
    这么一想,国内的真的是天堂啊。
    几乎没有给她时间调整,也没有在之前适应过场地,这大概是蓝珂在赛场上,第一次状态这么差。
    裁判看她没有做好准备,摆手做出了一个催促的动作。
    蓝珂只能做好起跑动作。
    这里没人认识她,稀稀落落的观众表现的极为冷漠,对她这么个黄种人连掌声都很吝啬。倒是她那二十几个队友很给面子的给她加油,只是相对整个赛场,这显得毫无气势。
    虽然一张状态卡就可以改变情况,但蓝珂这次参与世青赛,是来完成主线任务,以及刷卡片的,用了卡片,她损失就大了。
    on your marks(各就位)!
    set(预备)!
    但凡世界级的比赛,根据国际田联的规定,都是以英文统一发令的。
    蓝珂在鸟巢比赛的时候,就已经体验过了,只是那种略带中式口音的英语,让她觉得亲切,而波兰味儿的,却让她慢了一拍。需要在大脑经过一次语言转换,然后才反应过来。她在国际赛场比赛的经验为0,即使性子沉稳,也没能过了这关。
    这次起跑反应为0.159,蓝珂起跑反应自从被田文教训过之后,一直很快,通常维持在0.130之内,她差不多一年没在起跑的时候落后了。
    蓝珂在开头就落在了第七位。
    领先在前的似乎是美国的一位运动员,叫什么这个时候,她一时间想不起来了,蓝珂英语就是拿来应试的,听力和做题都很不错,但要记名字,跟人交流,那就差了些。
    花了十五米调整自己的节奏,蓝珂终于开始奋起直追。即使状态不好,她可以碾压许多成年顶尖运动员的爆发力,还是显出了它应有的力量。
    二十八米,蓝珂加到最大速度超了两个人,变为了第五。等到赛程过半,蓝珂已经抢到第三,跑道带来的不和谐感,让她没有再继续加速,下午还有半决赛,蓝珂决定保留体力为先,最后在快到终点处,抢下了第二名,以11.68的成绩顺利晋级。
    如果这次不是世青赛,她的对手不是最大年龄只有十九岁的话,蓝珂这个成绩说不定都会被淘汰了。
    回到队里,大家都看出了蓝珂状态不对,纷纷关心。
    蓝珂抱怨说:“时差没调有点难受,这个还好,加上没有休息直接就来比赛了,另外再一个,主要是跑道不太适应。”
    任何一项影响都不至于这么大,但是加起来,就很恐怖了。
    刘教练说:“去休息下吧,我需要在这里坐镇,等会还有比赛,让小孙,吴教练,还有赵琳,你们一起回去吧,路上别乱跑。”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