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发电小说

手机版

发电小说 > > 云的抗日 > 第790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790节

    于正亮立刻给出肯定回答:“没问题!”
    “行,我立刻给须木大郎去电。”耿泽宝挂了于正亮的电话立刻给须木大郎去电。日本人此时正忙着修筑工事,接到耿泽宝的命令,须木大郎心中虽然出现中国人这是将他们当炮灰使用的怀疑但还是立刻不折不扣的执行了。日本人执行命令很坚决,耿泽宝这边刚挂断电话,那边须木大郎已经开始集结部队了。于是,就在坦施威廉觉得他就将击穿越南军的防线并能突入联合军防御纵深的时候,一张大网正在向他撒开去。
    第2555章 坦克对火箭筒
    施坦威廉向伦德斯泰特报告说只是一点小麻烦的时候,他的心中其实已经产生了非常不好的感觉。军人对危险的感知总是最敏锐的,施坦威廉虽然并不能断定那团击毁4113的诡异炮火是意外还是刻意,但是因为他之前已经见识了中国人的直升机和坦克歼击车在针制已方坦克上的犀利,所以他近乎本能的觉得,这也许是中国人发明出来的针对坦克的一种步兵用武器。
    其实在这个时间段,火箭筒已经不是什么神秘武器,美军德军皆有装备,但是能够正面对付五式重型坦克的火箭筒别说施坦威廉了,便是伦德斯泰特也没有听说过。“小心一点,联合军毕竟是中国人弄出来的,我们得提防中国人!”施坦威廉一改之前的指挥风格,对手下吩咐道。而就好像为了迎合他这句话似的,耿泽宝恰在此时下达了发射命令:“发射!”
    “嘭嘭!”火箭弹的发射声清晰可闻,坦施威廉终于能断定之前击毁4113的神秘武器是什么了。在十余团火球从山顶升起的时候,他眼睛一眯道:“火箭筒?”紧接着,他心中不安的感觉就更浓烈了。在已方火箭部队输给中国导弹部队以后,似坦施威廉这样务实的德军高级军官已经意识到了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在尖端武器领域,中国人并不比他们做得差。他因此联想到军中有关me262喷气式战机的诞生有中国因素的传说,再看待中国远东远征军,目光就变得完全不一样了。
    从德国进攻波兰开始,德国之所以能取得如今的成就和地位,作为亲历者,坦施威廉太清楚其中的因由了。表面上看,德军能够闪电般的攻取波兰渐而闪电般的控制整个欧洲似乎与德军的骁勇善战有关。而作为德军一员,坦施威廉却知道,与其说这是军队的功劳,不如说是德国军事工业的业绩。正是因为德国在重军事工业上的领先,这才使得德军能够普遍拥有性能远超他国的武器装备,以此为基础,德军才能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古德里安等战术大家也才有了战线才能的平台。
    越是清楚高端武器装备在现代战争中的重要性,坦施威廉便越发不敢轻看中国这个年轻的亚洲对手。中国人在现代军事理论领域或许是稚嫩的,但是他们却拥有世界上最尖端的武器,而在军事领域,这才是统治级的力量。
    和之前王一鸣干净利落的击毁4113不同,这一次十五具火箭筒齐射却未能取得可观的战果。德国人的五式也就是虎式坦克此时将其防护能力上的强势展现无遗。十五具火箭筒没有一具哑火,而且有十三妹火箭弹击中了目标,但是这十三枚里面,却仅有三枚将目标直接炸毁,其它的虽然也有给目标造成相当困扰,但是因为未能让目标失去行动力和战斗力,也就意味着这一轮攻击时徒劳的。其实这才是虎式坦克防御性能的真实体现,作为二战中重型坦克中的佼佼者,虎式还是相当强韧的。另一方面,这也暴露出了于正亮手下的火箭筒射手们的作战经验不足。因为不知道什么地方才是虎式坦克最薄弱和致命的,所以他们对目标坦克的打击其实更依赖于运气。很显然,不是每一个人的运气都像王一鸣那样好(这一轮,他再次击毁一辆虎式)。结果,这一轮的打击效果就显得差强人意了。
    轰隆隆的爆炸声过后,德军只有三辆坦克被炸成废铁,对于这个结果,于正亮很不满意。当然,作为一名火箭上成长起来的指挥官,他并不会因此就抱怨手下作战不力。相反,他高调的赞扬了兄弟们的表现,并用十分坚定的语气称只要保持这个势头,那么他们绝对可以让这座山头变成德国人无法逾越的鸿沟。
    于正亮对这一轮打击效果是极不满意的,而他不知道的是,他的对手德国人坦施威廉对这种打击效率却感到十分恐惧。十五发三中,百分之二十的命中率,这已经远远超过了一般反坦克武器的实战效率,所以坦施威廉当然有理由感到紧张。
    顾问团的火箭筒发射手们在发射时虽然很注意隐蔽却还是有人被坦施威廉看到了真身,而这又加剧了坦施威廉的紧张。“中国人,我就知道是中国人!先生们,我现在要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你们不是一直期待与中国人较量吗?现在我们的对面就是中国人。为了第三帝国的荣誉,冲啊!”
    侵苏德军里面上至曼施坦因这类大佬下至普通列兵,他们心中都存在着这样一个观念,那就是如果没有中国人横插一腿,他们此时已经击败苏俄中央红军,逼迫斯大林投降了。那样的话,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此时应该已经回去德国开始休假了。因此,即使本来对中国没什么恶感的,现在也普遍憎恶中国。至于那些纳粹的坚定拥护者,他们本就唯恐天下不乱,现在更是迫不及待的喊出了打到南京去的口号。再加上这段时间a集团军又在中国远东远征军手上屡屡吃瘪,这无疑使得他们这样的情感变得更激烈了。于是,虽然曼施坦因从大局计步步为营处处小心,他下面的人却都憋着一口气渴望着和中国远东远征军好好一战。
    作为德国陆军中的老资格部队,第四集团军的官兵素质毋庸置疑,没用坦施威廉具体布置,他手下的坦克兵们已经先后开火,登时,守军火箭筒发射阵上爆炸声响成一片,硝烟四起。德国人的这一轮发炮一共持续了大约十分钟,而于正亮也终于接到了伤亡报告。德军的这一轮轰击一共炸死了十七个学兵和三十几个朝鲜和平军,伤者更将近百人。
    炮声最激烈的时候,于正亮喊出了“保护火箭筒”的口号,同时并组织了两轮反击。这两次反击还算不错,虽然战果依旧微弱,但是因为成功的将德军最前面的坦克全部击毁,算是暂时堵住了德军通向山顶的攻击通道。至少,于正亮他们还能继续抵抗下去。
    第2556章 主动进攻
    没有步兵护卫的坦克部队固然对步兵具备相当的威慑力,但同时却也极有可能因为不利地形的原因而成为步兵的猎物。坦施威廉作为一名老资格的战车部队指挥官,他十分清楚其中的利害关系,所以在发现部队前进通道被堵死以后,他不假思索的就调整作战命令,点出了一个战车营去开通新的登顶通道。同时,他命令随军的工程部队立刻清理前面被炸趴窝的坦克,好为大部队让出攻击通道。“要警惕中国人的狙击手,中国人很狡猾。”在工程部队上来以后,他提醒该部队的指挥官钦慕泰勒上尉。
    “狡猾的中国人”并不是坦施威廉的发明,而是现在德国人的共同认知——他们既不愿意承认中国人比他们更勇猛更善战,也不愿意承认中国人的武器装备要强过他们,于是只能用“狡猾”来形容他们的敌人聊以自慰。
    在钦慕泰勒的指挥下,两辆奔驰公司生产的重型推土机穿越德国人的战车阵列开到了前方,钦慕泰勒亲自操作一辆推土机,他先是小心翼翼环顾四周,在再三确认周边没有可疑敌情以后这才开始作业,将推土机的铲齿顶住一辆虎式坦克的侧装甲,试图将它推到旁边的一个炮坑里去。
    在钦慕泰勒和他的手下开始作业的时候,坦施威廉拿起望远镜仔细的打望着山顶上的守军阵地,同时他要求手下的坦克兵们加强射击力度,以期不给守军狙击手发挥的机会。
    对第四集团军装甲部队的德国坦克兵们来说,这是一场有点憋屈的战斗。他们明明能够感觉到敌人就在前方,似乎只要一个冲锋就能将敌人碾死在履带下面,却怎么也冲不上去(后面的战斗,于正亮变得聪明了许多,他不再尝试规模阻击,而是让火箭筒射点尽可能的分散,并且允许他们自主选择攻击时机。如此一来,那些冲在最前面的德军坦克往往就成了出头鸟,在三四枚火箭弹的集火打击下它们也就失去了被幸运女神眷顾的机会)。而不管他们是用炮轰还是用机枪扫射,他们也能感觉到对敌人形成了杀伤,但是却一直不能让敌人产生崩溃。
    一个小土包旁边,于正亮小心翼翼的支出了望远镜,看见两辆推土机,他缩回来拿起话麦:“我是于正亮,曾勇,曾勇!”
    “曾勇收到!请指示!”
    “干掉德国人的推土机驾驶员!”
    “明白!”
    作为于正亮这个顾问团里面的唯一一个取得等级认证称号的李广级狙击手,在需要狙击手出场的时候,当然非他莫属了。曾勇披着伪装衣,缓缓的移动到一处他早就认定的狙击地点,然后在铁幕泰勒就要踩下油门将面前那辆虎式坦克推下炮坑的时候扣下了扳机。
    很清脆的一声枪响,夹在德军疾风暴雨中的机枪枪声中并不明显,然不知道为什么,坦施威廉却偏偏产生了感应将目光投向了铁幕泰勒。然后,他就看到铁幕泰勒的脑袋忽然重重的向后一仰,整个人装载座椅上然后再重重弹回趴在了方向爬上。“混蛋!”坦施威廉脱口骂道,拿起望远镜赶紧去寻找罪魁祸首。当然了,他这么做只是徒劳,因为此时曾勇早就退了回去并且开始潜向另一个狙击位。
    因为曾勇的出色发挥,德军想用工程车辆清理攻击通道的设想不仅没能实现,而且因为推土机同样堵在了攻击通道上,反而彻底的将这条攻击通道给堵死了。在铁幕泰勒和他的手下们死绝以后,坦施威廉也有派过自己的坦克兵想要上去继续清理工作。但是他们却皆未能逃过曾勇的狙击。坦施威廉在付出了五位手下的性命并且指挥手下狂轰滥炸一番无果以后,他不得不黯然的下达了转移命令,开始专注于重新建立一条攻击通道。
    德国人的坦克轰隆隆的退了下去,于正亮终于松了一口气,笑着对手下道:“看,我们打退了德国人的一次势在必得的进攻。哼,有现成道路的通道他们都攻不上来,其它地方他们就别指望了。”
    于正亮确实有理由高兴,因为相对于装甲部队而言,缺少足够反战车武器的他们此时其实就是在以卵击石。
    先锋装甲部队的闪击被中国人挡住了,伦德斯泰特接到报告,他知道扩大战果的机会已经没有了。德国老头很果决,他清楚中国远东远征军拥有者足够多的高端反坦克武器,担心自己的装甲部队会被中国人包了饺子,他请示曼施坦因以后向坦施威廉下达了撤退命令。
    经历过萨比反击战失利反而被日本和平军狠狠咬下一块肉以后,曼施坦因现在也学乖了,他见好就收的下达了就地建立防御工事的命令,同时致电古德里安,希望后者的第二装甲集团军能够早点投入一线战场。在发给古德里安的电报中他再次详细的解释了自己的作战计划和意图,再次强调了坦克制胜论,认为现阶段要想彻底的击败中苏联军,只能以己之长击彼之短,而坦克集群正是他们手中最锋利的长矛。
    德军装甲部队撤退的命令传到张自忠耳中,因为蒋同敏报告说最多还有半个小时就能抵达战场,所以他惋惜连连,觉得错过了一次最佳的痛揍德国人装甲部队的机会。然后,随着后继德军情报一一送达,他审时度势觉得依旧可以按照之前的作战步骤走,遂一边给铁木辛哥去电,要求对方如期赶到战场,同时他与胡力还有江铁掌商量,讨论主动进攻的可能性。三个人各抒已见,最后都觉得还是应该抓住德国a集团军和第二装甲集团军没有汇合这个战机先给予a集团军沉重打击,如此方可能在德国第二装甲集团军加入战事以后依旧保持一定的优势。于是,张自忠分别签发命令派给陈冲和王成义,希望他们能够配合地面部队加入对a集团军的进攻。许是担心王成义拒绝,在派给王成义的电报中,他还特别加上激将语称:你不是总是吹嘘贵部是决定性战略力量,能够轻易改变一场战役的胜负结果吗?好,现在我就给你这个机会。
    第2557章 裤带子问题
    因为在对阵德国火箭部队时的出色表现,现在王成义和他手下的导弹兵们俨然成了明星级人物,不仅在远东远征军里处处引人侧目,在苏俄人那里也总是能得到贵宾级待遇。对此王成义倒是能够处变不惊,但是他手下的一些军官们却难掩得意而现出了骄兵之态。接到张自忠电报的时候,王成义正在苏俄当地政府一个名叫别列瓦夫的官员的陪同下听着一个名叫瓦塔娜的苏俄少女哭诉中国大兵的薄情寡义。
    将近四年的残酷战争让苏俄失去了大量的中青壮年男性,虽然苏俄政府目前还无精力去做普查,但是据一些民间组织透露,目前苏俄适龄男女比例已经达到了可怖的一比八。这意味着什么呢,如果战争结束苏俄人要解决婚姻问题的话,那么苏俄未婚女性会惊讶的发现她们找不到男人了。八个女人才能摊上一个男人,这种竞争的惨烈程度不亚于战争了。
    战争年代,因为大敌当前苏俄人要全民抗战,所以这一问题的严重性还不明显,但是作为一个正常的人,在某些方面就有正常的需要,在斯大林等苏俄大人物的视线之外,这其实已经成了危及苏俄社会安定和军民团结的一大潜在威胁。正是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值苏俄最高统帅部下达密令图谋中国的导弹技术,于是,苏俄的女人们就有了光明正大接近二炮部队的机会。苏俄女人热情奔放又擅长组织各类舞会劳军,而二炮部队的中国小伙子们离家多年正有某些方面的需求,于是双方一拍即合。不可避免的,大量的桃色事件就顺其自然的发生了。
    王成义作为二炮的最高指挥官,他倒是能够管住自己的第三条腿,但是作为一个健康的男人他也清楚这其中的艰辛。所以对于手下们的一些放荡行为,他除了一再强调不允许出现桃色交易做出损害军队和国家的事情,大部分时候他都睁一只,只当做这是中苏两国人民之间正常的情感交流。
    苏俄女人们在这方面一直也很自觉,她们默默的享受着这种异国恋带来的情感和生理上的双重享受,并不奢求嫁娶一类不切实际的目标。那么,瓦塔娜为何会破例找上门来,要求和她仅有露水情缘的中国大兵负责呢?因为她怀孕了;而且她的中国情人居然又被自己的朋友给勾搭走了。
    出现这样的事情,中苏双方高层都感到十分尴尬。当然了,苏俄方面因为还抱有其它的目的,所以尴尬之余,他们还是坚持脸皮以瓦塔娜的监护人的身份来要求中国方面给出说法。
    瓦塔娜的哭诉是导火索,在其之后,苏俄官方提出了要求,他们居然要求将瓦塔娜肚子搞大的中国大兵脱离中国籍加入苏俄国籍,从而成为瓦塔娜名正言顺的丈夫。因为这个大兵恰好是导弹部队技术兵种中的佼佼者,王成义立刻察觉到了背后的阴谋成分,毫不犹豫的就一口否决了。然后,双方就围绕着这一裤带子系不紧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因为辩论还需要翻译,这使得王成义从嘴巴到心理上都感到十分疲劳,短短十分钟就差不多耗光了全部的体力。
    “看来我还是太仁慈了,从今以后不管是谁不管用什么理由都不允许离开军营一步!”王成义心中愤愤的想着,然后灵机一动,想到了张自忠刚发来的电令。他先对别瓦列夫说道:“书记同志,我很同情瓦塔娜的遭遇,但是对不起,我们现在接到了战斗命令。”然后他又对瓦塔娜说道:“瓦塔娜小姐,您和张高浩之间的感情纠纷我看还是等我们打完这场仗再说吧。您也知道德国人是很残忍的,所以我不敢保证张高浩就一定能够活着回来。好了,为了您的孩子还请您保重身体。”
    王成义以张自忠的战令为借口暂时摆脱了苏俄人的纠缠,然后他从中得到灵感,又将皮球踢给了张自忠,称他无法保证苏俄方面会不会直接冲进军营抓走张高浩,所以决定将张高浩交给他处置。
    大战在即,张自忠满脑子都是与战争有关的事情,王成义忽然塞给他这样一个麻烦,让他啼笑皆非的同时不禁愤怒异常。远征军官兵和苏俄当地女性发生超友谊关系并不罕见,张自忠本已经见怪不怪了,现在苏俄人忽然拿这件事说事,这让一向对苏俄人保持高度警惕的他本能的联想到了阴谋。
    “不带这样的,我们帮他们杀德国人,也许过了今天就没有明日,他们一两个娘们被我们日了又如何?娘的,我看老毛子分明就是存心找事。直通铁木辛哥的通信好了没有?给我连接上,我倒要问问他想要怎样!”
    铁木辛哥根本不知道这件事,因此接到张自忠的电话时他完全是一头雾水。
    张自忠一开始语气相当的不善,连珠炮似的发难:“铁木辛哥元帅,你们什么意思?大战在即,眼看着我和我手下的兄弟就要上去和德国人殊死相搏了,你们忽然来这么一出。怎么?你们是担心我们输不了这是刻意的扰乱我军军心呢?”
    张自忠语速太快,对面铁木辛哥的翻译花了好长时间才理顺这通话,铁木辛哥听完翻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赶紧授意翻译问问究竟发生什么事了。然后他听明白事情原委立刻苦笑起来。
    本国女青年被中国大兵日了,铁木辛哥当然会感到不快,不过考虑到目前需要中国人出力卖命,他倒也能够平静心态努力的往好处想这件事。而且因为斯大林的命令,他手下的部队已经运动到一线了,现在几乎和德国人面对面——也就是说,此时他就是想要让部队撤下来也已经不可能了。这个时候别说张自忠只是在电话里发发牢骚,便是他提出什么过分的要求他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他和张自忠打交道不是一天两天了,对后者的脾性也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这人是个顺毛驴。于是他尽管心内相当的不快却也只能平声静气的宣称自己根本不知道这件事,这肯定是内务部的人干的。然后他给张自忠出点子,让后者完全不用理会这件事,并称他会向总书记报告,保证这件事不会影响到接下来的军事行动。
    铁木辛哥给出保证,张自忠知道这件事算是圆满解决了。不过因为他坚持这件事是苏俄人的阴谋,所以在当天晚上他以远东远征军司令部的名义给全军签发命令,要求所有人都必须管好自己的裤带子,称如果再发现有人私通苏俄女子则以逃兵处置。
    第2558章 决战打响
    相对于日益紧张的战局,中国大兵将苏俄女子肚子搞大对方找上门来只是小事一桩,所以张自忠很快就将这件事给遗忘了。当天下午三点多钟,随着中苏联军和德国a集团军下辖的航空部队相继派出足够数量的战机争夺战场地域制空权,奥萨战役算是进入了最后的阶段。时至今日,对于制空权的重要性,交战三方已经不敢心存一点侥幸。而曼施坦因因为想要以己之长击彼之短,恰恰中苏联军的空军又是其优势装甲部队的克星,所以他即使明明知道已方空中力量要弱于对手却也只能咬着牙命令麾下空军倾巢而出,希望能够用空军的牺牲换取装甲部队保留更大的优势。
    陈冲是在击败德国王牌中的王牌飞行员哈特曼以后被提拔为远征军航空部队司令官的,他也因此成为了中国空军最年轻的将军和司令官。或许正是受这一任命的激励,此后远征军直辖航空部队的飞行员们表现得特别的英勇,在陈冲的带领下,他们相继取得了多次对德空军局部作战的胜利,并且一点点的改变着奥萨地区交战双方的空中力量对比,从而力压苏俄人和德国人成为了这片空域的真正主人。
    新的作战任务下达,陈冲嗅到其中决战的气息,他知道自己就职远征军直辖航空部队司令官以来的真正考验到了。因为远征军即使加上苏俄红军地面兵力也不占优势,而且重型武器装备要远弱于德军,所以他对张自忠的要求心领神会,知道他们存在于战场的目的就将是保持对德国空军的压制并能给予德军装甲部队沉重打击。他召集手下中队长以上的军官开会,先是传达张自忠的命令精神,然后鼓励众人道:“兄弟们都一直渴望成为哈特曼那样王牌中的王牌,老实说这也是我的目标。当然了,现在我上战场的机会已经被剥夺了,所以我只能在指挥部里眼睁睁的指望兄弟们给我争气了。”众人笑。他停顿了下严肃神情道:“谁都希望能够击落更多的敌机,我现在要强调的是,这一次我们的对手并不仅仅是德国人的空军。德国人的坦克和坦克歼击车也是我们需要重点是照顾的对象。所以我不希望在我们的步兵需要我们帮助他们摧毁德军坦克的时候你们还在追击德国人的战机——都明白我的意思了吗?”
    张自忠有胆量在处于兵力和装备劣势的情况下依旧与德军进行决战而且主动发起进攻,最大的凭仗就是陈冲的航空部队和王成义的二炮部队。论反战车能力,江铁掌指挥的装备了“东北虎”和“不死鸟”(其实就一辆)的装甲部队还有蒋同敏的直升机大队其实针对性更强,但是因为这两部规模都有限,并不足以同时对抗a集团军整个装甲集群的实力,所以张自忠只能依赖于陈冲的航空部队和王成义的二炮部队。
    远征军各部包括联合军都严阵以待随时准备投入战斗的时候,苏俄红军西南方面均已经在铁木辛哥的指挥下向德国a集团军发起了进攻。铁木辛哥属于那种不做则罢要做就追求最好的完美主义者,他既然无力反对斯大林的决定那么就铁定会全力以赴。所以,尽管他心中对于由苏俄红军担纲首攻任务感到十分的不满,但是却依旧拿出了十足的力气来对待这场决战。
    从曼施坦因组织针对联合军的突袭战开始,交战双方其实就已经不存在秘密战术动作了。所以在苏俄红军集结到德国第四集团军正面的时候,德国人就已经做好了战斗准备。
    就好像这个时间段其它地方发生的重大战役一样,发生在萨比西北地区的这一场大战依旧由交战双方的空军打响第一枪。苏俄空军经过将近半年的休养生息,实力有了一定的恢复。而因为近段时间以来斯大林不惜血本从中国买进了总共三百余架各型战机,苏俄空军的战力更是有了质的飞跃。
    战斗伊始,苏俄空军一个大队的俯冲式轰炸机在两个中队的战斗机的护卫下从东南方向突袭德军前沿阵地,随即遭到了德国空军一个大队的战斗机的顽强狙击。然后,苏俄空军立刻又增派一个大队的战斗机加入战斗,而德国空军也不甘示弱,同样增加了狙击战机的数量。就以这种添油战术为模本,苏德空军先后投入了总共五百余架战机进行厮杀,这也使得这场决战从一开始就呈现出一种残忍的基调。
    远征军直辖航空部队的指挥部内,陈冲紧盯着面前的一台雷达监视仪,脸上神色始终呈现高度兴奋状。几乎每一分钟都有蓝色的或者红色的光点消失,如此惨烈的空战,饶是他久经阵仗也不禁看得目眩神驰。这场决战让苏俄红军担纲首攻,这算是中国军事外交上的一次胜利。出现这种局面固然和张自忠等远征军高层的坚持有关,也和最高统帅部和外交部的努力不无干系。对此,陈冲本来还相当的不满,担心苏俄空军人会抢去他们的风头,现在他却满心庆幸。他倒不是有小瞧德国空军的意思,只是习惯了横冲直撞直接展示力量的战斗方式,所以不太喜欢玩后发制人而已。“俄国人打电话来没有?没有?好好,我倒要看看俄国人还能坚持多久。”他一边关注着屏幕一边不时问前面的参谋长田晓峰。
    天上双方战机还在激烈的厮杀着,地面上,铁木辛哥确认空战短时间内无法分出胜负,决然下达了进攻命令。铁木辛哥的大局观极好,既然决战在所难免,他便决定要尽量抢在a集团军和第二装甲集团军汇合之前解决部分战斗,至少也要分出胜负掌控战场主动权。如此,尽管空中压制未能如期实现,他依旧决定立刻展开地面攻势。
    “空空……”苏俄人的炮兵开火了。为了这一战,铁木辛哥集结了超过一千门的火炮,一千门火炮从超过十个炮兵阵地向德国第四集团军的阵地猛烈开火,瞬间,德军前沿阵地就被烟火给吞没了。
    第2559章 静待时机
    因为失去了制空权,所以相对中苏联军而言,德国a集团军获得情报的速度要慢一些。曼施坦因也意识到了这方面的差距,所以他早早的就做了若干备份作战方案,为的是适应可能面临的各种状况。中苏联军在并不占压倒性优势的情况下悍然主动发起进攻,这在曼施坦因的意料之中。或者这么说,曼施坦因之所以自降身份向柏林要求第二装甲集团军的援助,其目的之一就有逼迫中苏联军主动动手的意思。因为防守相对于进攻总是多一些先天性优势的。
    中苏联军的进攻如期而来,而且苏俄人居然倾巢而出几乎动用了全部的炮兵——从前线得到报告,曼施坦因紧张之余又产生不可遏制的兴奋感。苏俄战争打到现在,交战双方对对方的实力都知根知底,而因为曼施坦因早就为苏俄人的这种战术动作准备了一份大礼,所以他相当期待接下来将要发生的一幕。“启用六号作战方案,对,六号!”他立刻就将命令传达下去,然后则招来负责情报工作的副参谋长,要求后者尽快获得中国人的方位和动向。
    说起来是极打击苏俄人自尊心的一件事,那就是奥萨战役进行到现在在曼施坦因心中,他已经不将苏俄人当回事了,而是视中国远东远征军为真正的对手。出于这种认识,他格外重视有关中国远东远征军的一切。所以现在向第四集团军发起进攻的明明是苏俄红军,但是他的注意力却依旧集中在中国远东远征军身上。
    在中国远东远征军和苏俄红军西南方面军之间,曼施坦因选择更多关注前者。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德国a集团军和苏俄红军之间,张自忠更多关注的却是后者。张自忠这么做似乎有悖常理,但是他就这么做了。于是,当西北方向响起隆隆炮声的时候,他问身边负责情报工作的副参谋长薛涛万:“俄国人真动用了超千门的火炮?”
    薛涛万点头。
    “a集团军的火炮总共在四百门左右,即使后发制人也肯定不是俄国人的对手,看来曼施坦因也许会出动火箭部队。”
    “王司令也是这么认为的,他说他会在恰当的时机给予俄国人帮助的。”
    张自忠笑了,道:“这个王成义还蛮会做人的。李凉,给我发电给二炮司令部,就说我说的,抓住机会帮助下俄国人是应该的,毕竟我们是盟友,但是千万别搞混了主次,在我们需要他们的时候,我不希望听到任何借口。你可以加上一句,就说我十分看重二炮,希望他们再次上演奇迹。”
    张自忠原本对二炮并不看重甚至因为要分出若干部队去保护二炮的安全还心有怨言,但是在二炮在与德国火箭部队的交锋中大获全胜以后,他立刻改变了这种看法。甚至于在决定提前发动决战主动进攻a集团军的时候,二炮成了他克制德军装甲力量的最大筹码。
    李凉忠实的执行他的命令去了。张自忠扫视面前的沙盘一眼,看到已方地面部队距离前线还有一定距离,他的目光遂落到了陈冲的航空部队身上,问左右:“陈司令有什么最新消息没有?”
    马上有人接话:“二十分钟前陈司令来过电话,称他们已经做好了出击准备,随时可以升空参战。”
    “苏俄空军呢?俄国人有没有声音?”
    “暂时没有。据我们掌握的情报,此时德苏空军正在混战,胜负走向尚不分明。”
    “那就不急。嗯,陈司令还是太年轻了,我得打电话提醒他一下。”说着他就拿起了电话要求接通陈冲。
    还真被张自忠料中了。因为德苏空军正杀的热火朝天,陈冲有点坐不住了。如陈冲所言,他现在已经不再指望自己能击落多少敌机以击落敌机数扬名了。现在他最大的愿望是能够带领手下的兄弟们再苏俄战场杀出赫赫威名,然后在回国的时候能够所到之处就被人争相指出:看啊,那就是在苏俄战场打得德国人落花流水的某某航空部队。有点担心苏俄人将他们要干的活全部干完了,那样的话,他们就真的沦落为纯粹的轰炸机部队了。他正琢磨着是不是打电话给张自忠请战,张自忠的电话来了。
    电话接通,他以为张自忠是命令他们出击的,立刻抢先发声:“总司令,我们已经做好出击准备了——”然后他听清张自忠的话不禁有点傻了:“等等再说?为什么啊?哦,明白,是!”
    陈冲确实太年轻了,所以他根本不了解国家层面的阴谋诡计,也不知道自己该如何做才能在维系好大局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为自己的国家获得最大的收益。幸好,张自忠在这方面功力深厚而且对苏俄人知根知底。正是在他的导演下,远东远征军才能在这场超级大战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也才能成为最后的赢家。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其中的度实在是太难把握了。好在张自忠拿捏分寸的能力十分到位,所以才能把握住节奏,总是能在最关键的时候让远征军各部出现在最关键的地方。
    如张自忠和王成义所料,苏俄红军的千门大炮发威才不过十分钟还未能将德军前沿阵地上的工事完全摧毁,德军的报复来了。而执行这次反制的正是德国的火箭部队。
    对于德国火箭部队来说,奥萨战役并不是他们的第一战,在欧洲,正是因为他们的出色发挥才使得英国女王政府最终失去了抵抗能力乃至于不得不放弃不列颠东逃印度。因为曾经获得过这样辉煌的胜利,所以对于参加奥萨战役,德国的火箭兵们普遍都十分的放松,都认为只要他们出马那么中国人和苏俄人就输定了。
    中国导弹部队的出现给了他们迎头一棒。和中国二炮的较量更让德国火箭人明白了这样一个事实——原来火箭还可以这么玩,原来火箭并不仅仅是战略性威慑武器,它还能够直接影响一场战斗的胜负结果。自此以后,德国火箭人收敛了自己的傲气,开始更加投入的专研技术——中国人能够做到的,血统更高贵的雅利安人为什么就做不到呢?这个时候,曼施坦因制定的六号作战方案等若是给了他们再次证明自己的机会。所以德国火箭人都特别重视这次战斗。
    第2560章 求援
    “我们雅利安人是世界上最高贵的种族,我们怎么可以输给支那人?”说这种话的肯定是纳粹党成员。
    “先生们,你们还记得几年之前发生在远东的事情吗?那个时候要不是我们帮忙,中国已经被日本人灭国了。中国人正是因为我国的援助这才扛住了日本人的进攻,但是,如果他们以为凭借和日本人作战取得的一点经验就能够战胜我们第三帝国,我想说——痴心妄想!中国人经济不行,打仗不行,他们的什么导弹也肯定不行。现在,是我们让他们认清自身的时候了!”也有发出这种声音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