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发电小说

手机版

发电小说 > > 东宫明姝 > 东宫明姝 第35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东宫明姝 第35节

    温然一怔,温明怡这句话的重点在她与陆彦定亲后的变化,她先前并未察觉,现下被温明怡点破后,她才发现好像确实如此。
    与陆彦在一起,她会轻松很多,哪怕被他惹恼,也与寻常生气的感觉不同。
    她愿意唤那一声“陆彦哥哥”,或许不止是因为他演技好,也因为骗她的人是他。
    -
    云济寺一行后,魏家正式上门提亲,温明怡与魏离这桩亲事说成后,秦氏也终于说动温明妍去见一面薛家公子薛淮。
    秦氏一开始看中的就是薛淮,只是那时温明妍心思在陆彦身上。
    那时薛夫人刚刚透了口风,孟姨娘就借着温明怡的口将这事捅到温明妍面前,本就是因为她也看中了薛家的地位,想要撮合温明怡和薛淮。
    薛大人是朝中三品官员副都御史,两家门当户对,薛家家风严谨,教养出来的儿子自也品行端正。
    秦氏见过薛淮好几次,对他颇为满意。
    如今温明怡与魏离定亲,孟姨娘也歇了心思。
    秦氏费了一番心思方才劝动温明妍去见薛淮一面,只是这一次相看,温明妍并没有点头应下这门婚事,但是秦氏看得出温明妍心思有松动的迹象。
    薛淮那边似也有意,不需薛夫人提点,几次与温明妍偶遇,一来二去,温明妍终是点头应下了这门婚事。
    府中三个姑娘相继定亲,秦氏方才终于松了一口气。
    因着五皇子先前有意温然的事,加上温秉丞的态度,秦氏一直担心温秉丞还会惦记温明妍和温明怡的婚事,她不想让府中任何一个姑娘成为温秉丞争权夺势的牺牲品,所以才这般急切地想要让她们都定亲。
    秦氏很清楚,温秉丞已经加入五皇子的阵营,若是五皇子能成功登基,温秉丞有从龙之功自是平步青云,可若是六皇子登基,温家又该何去何从?
    这是一场赌局,谁也料不准输赢的赌局。
    作者有话说:
    强调:上一章末尾新增五百字
    先更新五千,剩下五千明天写完就更。
    ? 第32章
    一连落了三日的雨, 到林韶乐生辰宴这日,天终于晴了起来。
    这日天高气清,微风轻拂, 是初夏时节少有的清爽天气。
    温府收到请柬,秦氏带着三个姑娘一同赴宴。
    永嘉公主府设宴, 赴宴者众, 马车尚未到府前,便被堵在了半路。
    宫中侍卫在前开路,温府马车避让至一旁,温明妍禁不住好奇掀开帘子往外看。
    温然偶然一瞥,只见长街上一辆华盖马车经过, 风吹起帘子, 坐在车内的男子似往她们这里看了一眼,他目光冰冷淡然, 转瞬又漫不经心地收回目光。
    是五皇子赵启临。
    温然垂眸, 秦氏注意到,很快将帘子放了下来。
    五皇子会赴宴, 这并不意外。
    如今温然与陆彦定亲, 还是永嘉公主亲自上门撮合的亲事, 秦氏想, 五皇子应当不会在这种场合闹出什么事来。
    秦氏宽慰地拍了拍温然的手背, 让她宽心,温然回以一笑,仿佛赵启临的出现并未影响到什么。
    五皇子的车架离开, 永嘉公主府的侍卫很快将道路疏通, 温府马车顺利到了永嘉公主府前。
    秦氏递上请柬, 在婢女的引导下, 她们进入公主府中。
    公主府中一景一物与亭台楼阁相映生辉,并非一味追求华贵,一行一步中透着雅致与妙趣。
    那婢女引着她们穿过一道长廊,刚刚拐过转弯处,温然便注意到不远处坐于凉亭中的赵启临。
    他像是在那里等候多时,朝她这里淡淡看了一眼。
    温然脚步一顿,那婢女也适时停下脚步,赵启临看了身边侍卫一眼,那侍卫立刻会意朝着她们这里走来。
    “温大姑娘,五殿下有话与您说。”
    秦氏心中一紧,她实是没想到五皇子敢直接在公主府中拦人,她将温然护在身后,上前一步道:“不知五殿下有什么要紧事……”
    话还没说完,那侍卫冷声重复道:“五殿下是要见温大姑娘,还请温夫人莫要多加阻拦。”
    秦氏脸色一白,五皇子身份尊贵,自不是她能得罪的。
    温然知道此次躲不过,她对着秦氏微微摇了摇头,上前跟着那侍卫一道进了凉亭。
    她这边刚进凉亭,那边婢女不知说了什么,秦氏朝她这边担忧地看了一眼,不得不带着温明妍和温明怡一起避开。
    这是在公主府,又是在林韶乐的生辰宴上,五皇子无论如何也不会直接去毁永嘉公主的脸面。
    温然在心中宽慰自己,她上前低身行礼:“臣女参见五殿下。”
    赵启临抬眸看向少女冷艳昳丽的脸庞,与上次在琼苑楼阁中的审视与兴味不同,这一次他目光冰冷,上位者的压迫毫不遮掩,说出来的话也不加遮掩:“温姑娘好手段,一面对我说着明白,一面转头便攀上了陆先生的学生,看来是本殿下小瞧你了。”
    这话中浓浓的讽刺与质问。
    温然垂首,神色冷静:“殿下误会了。”
    “误会?”赵启临转着茶杯的手一顿,他勾了勾唇,轻讽道:“误会什么?是误会你与陆彦私相授受,还是误会你对本殿下的心思?”
    赵启临句句相逼,温然不能沉默不答。
    “臣女自知身份低微,从未对殿下生出不该有的心思,臣女与陆公子也未曾越矩。”
    这话终是激怒了赵启临。
    赵启临从未想过会有他得不到的女子,他之前一直以为温然会是他的囊中之物,谁知半路出了个陆彦。
    陆青铭和赵端宁同时帮陆彦提亲,父皇接着又下旨赏赐,他自知再动不得温然,但并非代表他会忍下这口气。
    她嫁与陆彦又如何,他要她嫁得也不心安,日日担惊受怕。
    赵启临起身,他一步步逼向温然,语气越发阴冷:“温然,你当真以为嫁给陆彦便会万事大吉吗?你以为你能过多久的安生日子?陆彦当真能一辈子护住你?”
    “你有没有想过,今时今日他选择护你,也许将来某一天,他会亲自拱手将你送出去以求平安。你生得如此容貌,从一开始便应该清楚,服顺才是你最后的路。你选择将自己的路堵死,那日后回头时必是要吃些苦头的,只是不知那时,你能不能受住那些苦。”
    温然记得这话,上次在阁楼之中,赵启临也是这般威胁她——
    “温姑娘,我想你应该是个知情识趣的,莫要将自己的路堵死了,那时候再回头可是要吃些苦头的。”
    赵启临口中的日后,是指天下易主的那一刻,彼时若是赵启临登基,等待她的又会是什么结果?
    温然不是没想过这件事,她并非不怕,只是她不想因为将来的那份怕,现在就选择服顺。
    前路如何,无人可知。
    陆彦既然选择了她,她也要尝试去相信陆彦。
    “前路如何,只有自己走下去才清楚,臣女从不为没有发生的事而担忧。”温然冷静地道。
    赵启临想要她惧想要她怕,她偏不。
    “呵,原来温大姑娘只是表面看起来柔顺,骨子里也这么有傲气。”
    赵启临双眸微眯:“那若是陆彦看到你我纠缠在一起,他还会愿意娶你吗?”
    “殿下要做什么?”温然蹙眉。
    赵启临上前几步,他伸手就要捉住温然的手腕,温然反应极快地躲开。
    上次在琼苑阁楼中,她以为无望只能认命,这一次她身后有路,自不会让赵启临得逞。
    温然避让到凉亭之外,赵启临刚上前一步,有侍卫急匆匆地走过来,在他耳边道:“殿下,陆先生和郑妃娘娘正往这边走。”
    陆青铭和郑氏。
    赵启临瞬间恢复理智,他冷冷看了一眼温然:“温姑娘,希望你一直有这么好的胆量,也千万不要后悔。”
    温然垂眸不语,赵启临转身和侍卫一道离开,她方才松了一口气。
    只是不知,赵启临为何突然罢手?
    温然走回长廊上,很快便见不远处有一男一女走了过来——
    男子约莫六十的年纪,一袭灰色长衫,温文儒雅,眉眼慈和;女子温静柔和,已是妇人打扮,她衣裙素净,但衣摆间绣着银色暗纹。
    温然听见一声“陆先生”,接着回头看见了林韶乐。
    林韶乐身后带着信任的侍女,她过来时见温然安然无恙地站在长廊上,心里松了一口气,上前歉疚道:“是我的不是,早该让人亲自去接你的,也不会中间出了岔子。”
    林韶乐没想到,赵启临会如此不甘心,竟在她生辰宴上直接拦人,她得了消息便匆匆赶过来,生怕温然出了什么事。
    “无碍,没有发生什么。”温然摇了摇头。
    林韶乐知道赵启临肯定说了什么,但温然不提,她也不会追问。
    她们说话间,林韶乐也注意到前方来人,她定睛一瞧,笑道:“真是巧了,陆先生竟与舅母一道过来。”
    陆先生,舅母?
    温然再次看向那两人,她猜出那位陆先生应当就是陆青铭,陆彦的老师。
    上次隔着花窗,她并未瞧见陆老先生的模样,所以刚刚才没认出来。
    只是能让林韶乐称呼舅母的人,应当有两人,要么是肃王妃,要么是已逝昭明太子的遗孀,郑妃娘娘。
    温然本还不确定这位是谁,待听得郑氏身后侍女的一声娘娘,便确定了她的身份——昭明太子妃,郑氏。
    温然大概猜到刚刚赵启临为何会匆匆离去,不说郑妃娘娘,单是陆青铭,就足够让赵启临暂时收敛。
    陆青铭如今虽不再朝为官,但天下文人学子多敬待他,赵启临不会愿意现在得罪他。
    温然上前见礼,郑氏柔声道:“不必多礼,原来你就是温家大姑娘,阿乐向我提过你好几次,不想今日终于见到了。”
    郑氏样貌柔美,性格也是温和柔婉,她与赵端宁关系亲密,待林韶乐一向亲厚,林韶乐与她言语间交谈提起过温然。
    陆彦又是陆老先生的学生,如今陆彦与温然定亲,郑氏对温然也有几分好奇之心。
    当下见到温然端丽大方,猜出她的身份,向她行礼也不曾露怯,眼中露出些许赞赏。
    “我这次来得匆忙,也没备什么见面礼,这只白玉镯便算是我的见面礼,温姑娘收下吧。”郑氏说着褪下腕间的玉镯,她说着送礼,但远没有徐贤妃那般的盛气凌人,语气柔和似关系亲密的长辈。
    温然婉拒不得,她行了谢礼,收下玉镯。
    陆青铭在一旁笑道:“如此倒显得我两手空空了,不知你是否喜爱字画?我府中正有一副寒山孤影图,改日我让人送去温府。”
    陆青铭的寒山孤影图,京城有许多临摹之作,温然从未想过,有一日自己会这么轻易地得到真品。
    她是第一次见这两位,这两位却是出乎意料的和善与平易近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